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下列材料,問答問題:

材料一 “蓋免役之法……則使之家至戶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釋天下之農(nóng),歸于畎畝.茍不得其人而行,則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緩而行,則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則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則農(nóng)時不奪,而民力均矣。”

—— 《臨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馬光)向上曾言:“教閱保甲,公私勞費,而無所用之;斂免役錢,寬富而困貧,以養(yǎng)浮浪之人。使民失業(yè),窮愁無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眾,宜先變更。借令皇帝陛下獨攬權(quán)綱,猶當(dāng)早發(fā)號令。以解生民之急。”

——《續(xù)資治通鑒長篇》卷356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荊公秉政……國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農(nóng)田、水利、青苗、保甲法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變風(fēng)俗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則數(shù)十百年,滔滔之勢,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錄·宋世風(fēng)俗》

請回答:

(1)材料一、二爭論的是什么問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都談到要關(guān)心“民”的疾苦,對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二、三的相同點、不同點是什么?

(4)三則材料所談問題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說明理由

\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