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中學歷史經(jīng)典教學案例與教學設計展示】

經(jīng)典教學案例一

將“追問”進行到底!

人教歷史必修一第52頁“學思之窗”設計了這樣一道思考題:“為什么自詡為西方文明的國家軍隊會將東方的文明精華焚毀?”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以下是教學實錄。

師:你能猜測一下英法聯(lián)軍將圓明園焚毀的原因嗎?

學生1:他們搶了很多東西,焚燒圓明園是為了銷毀罪證;另外,他們可能妒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是妒忌心理在作怪。(許多學生大笑)

師:后面一位同學,你同意剛才這位同學的意見嗎?

學生2:我感覺第一種說法比較符合邏輯,第二種似乎不大可信。

師:為什么你認為第二種不太可信呢?

學生2:感覺吧,用妒忌心理來解釋歷史好像不太合適。

師:那你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

學生2:我以為還有一個原因,英法聯(lián)軍想嚇嚇清政府,為以后的討價還價奠定基礎。

師:你們認為你們的回答是否正確?

(兩位同學沉默了一會)

學生1、2:不敢確定。

師:為什么不敢確定?

學生1、2: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足夠的事實作為證據(jù)。

師:太好了,研究歷史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但一定要小心求證,有一分證據(jù)說一分話!那英法聯(lián)軍到底是因為什么將圓明園燒毀的呢?

經(jīng)典教學設計一

商鞅變法

人教版選修一第二單元《商鞅變法》分為三課,分別從改革的背景、內(nèi)容、影響等三個角度全面介紹了商鞅變法。其中第二課變法的主要內(nèi)容、第三課富國強 兵的秦國,人物主角單一,事件發(fā)展連貫,歷史記載詳細,可用故事(細節(jié))、材料和問題的思路進行教學。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設計的問題應該既考慮趣味性, 也要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既要結合他們的經(jīng)驗,也要把握重點難點。另外,根據(jù)實際情況,完全脫離教材并不是明智之舉,應該盡可能利用教科書,使學生在閱讀中 思考,避免死記硬背。這個教學設計有待進一步完善,所需課時有待教學實踐。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