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四、名詞解釋
1.角色沖突:指圍繞角色目標而產(chǎn)生的相互排斥相互妨礙的斗爭。
2.教師的角色形成:指個體逐步認識到教師的職業(yè)角色及相應要求,通過實踐將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待予以內(nèi)化.形成相應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過程。
3.教師人格:以教師角色為其重要的社會角色的教師主體,在其生理素質(zhì)的基礎上,在履行角色責任和義務中自覺形成的相應的和相對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4.反思性實踐:反思性實踐又稱反思性教學,這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要求教師具有作出理性選擇并對這些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
五、簡答題
[答案要點]
1.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師要充當知識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多種角色。
(1)如果學生把教師看成是家長代理人.他們希望教師具有仁慈、體諒、耐心、溫和、親切、易接近等特征。
(2)如果學生把教師看成是知識傳授者,他們希望教師具有精通教學業(yè)務、興趣廣泛、知識淵博、語言明了等特征。
(3)如果學生把教師看成是團體領導者和紀律維護人,他們希望教師表現(xiàn)出公正、民主、合作、處事有伸縮性等特征。
(4)如果學生把教師看成是模范公民。則要求教師言行一致、幽默、開朗、直爽、守紀律等。
(5)如果學生將教師看成是朋友、心理輔導者,則希望教師表現(xiàn)出同情、理解、真誠、關心、值得信賴等。
2.教師的威信就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一種可以使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產(chǎn)生積極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教師威信的形成過程.一般說是 由“不自覺威信”向“自覺威信”發(fā)展。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是有一定威信的。但這種威信是短暫的“不自覺威信”。隨著學生對教師德才方面 逐漸了解,師生之間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師的威信就由“不自覺威信”發(fā)展成為“自覺威信”了,這才算是真正的威信。
教師威信的建立途徑主要有:
①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②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③注重良好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④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⑤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3.(1)社會期望角色與教師實際角色的矛盾;
(2)角色勞動艱辛與待遇偏低的矛盾;
(3)主觀高期望與工作實際效果的矛盾;
(4)教師勞動的個體性協(xié)作性的矛盾。
4.(1)充實提高、自勉自慰;
(2)期望適度、不斷成功;
(3)情緒樂觀、充滿師愛;
(4)寬以待人、樂交善處。

網(wǎng)校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網(wǎng)校教師編制培訓名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協(xié)議保過班,不過全退!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