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說教材
《輝煌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是人美版美術高中必修美術鑒賞,屬于藝術鑒賞領域。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了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特色與影響,激發(fā)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興趣?;诒酒n文的地位與作用,初步領悟作品內涵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 了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品類,表現(xiàn)形式與歷史背景,提高文化素養(yǎng)。
2. 通過觀察法與合作交流法,掌握中國絲綢藝術特點,理解紋樣之美與時代特色聯(lián)系,學會賞析不同的工藝品之美,提高美術素養(yǎng)。
3. 感知傳統(tǒng)文化藝術美,培養(yǎng)觀察生活和熱愛生活的習慣,樹立文化自信。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為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及新課標要求,我將本課的重難點制定為: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品類,表現(xiàn)形式與歷史背景。
教學難點:深入賞析中國絲綢藝術,學會賞析方法來品鑒青銅藝術之美。
二、說學情
當代教育理論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了解學情對于教學非常重要,下面我來說一下學情:
高中學生邏輯性強,有自己的看法,對很多藝術流派了解不深入,感興趣卻不得其法,我會側重方法的教學。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但是對于抽象藝術了解浮于表面,需要引導。因此,我會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示范法與多媒體教學手段,協(xié)助學生加深理解與運用。
三、說教法學法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對于美術教學事半功倍,我現(xiàn)在說一下本節(jié)課采用的教學方法:以觀察法為主,輔以講授法和多媒體輔助法,通過多次看圖,講解與示范,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工藝之美。
四、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來闡述一下本次說課的重點內容——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這堂課中,我將采用歌曲形式導入。在上課之初,問同學們還記得《青花瓷》怎么唱嗎?然后帶領學生一起唱:“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開放,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引導提問:“同學們這首歌描寫的是什么主題呀?大家異口同聲回答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繼而導入課題《輝煌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以上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為了激起學生的認知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體現(xiàn)知識再造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二)新課講授
隨后進入本堂課最重要的新授環(huán)節(jié),我會分成三部分說明。首先是感知部分,我會帶領大家一起欣賞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作品,然后找?guī)讉€同學來說一說,工藝作品當中有哪些品類?由學生自由發(fā)言,總結得出品類主要有青銅器、絲綢、陶瓷、漆器、玉器、金銀器、景泰藍等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代表性品種。并鼓勵學生回答得非常準確,隨后繼續(xù)問這些工藝品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特點呢?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總結:鮮明地體現(xiàn)了各個歷史時期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民族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情感。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涉及到人們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不僅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對豐富和改善世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貢獻。老師再追問大家,這些工藝品對世界的影響有哪些?引導學生討論后得出答案:中國古代先民發(fā)明的絲綢、瓷器曾大量銷往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諸國,贏得了普遍的贊譽,中國因而被稱作絲綢之國、陶瓷之國。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和陶瓷之路(又稱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絲綢、陶瓷緊密相聯(lián)。
接下來是理解部分,我會讓同學們繼續(xù)觀察圖,引領學生說說對中國絲綢的起源了解。繼續(xù)問:絲綢的有哪些類別呢?同學們思考三分鐘并回答。各抒己見知道中國絲綢根據(jù)質地的不同,分為錦、綾、紗、絹、羅、綢、緞等,其中錦的檔次最高。引導學生賞析檔次最高的錦唐代《聯(lián)珠騎士獵獅紋錦》,并提問:你能列舉出具有特色的絲織紋樣嗎?請大家按照之前分好的學習小組,5分鐘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后,由老師總結紋樣以動物、植物為主、千變萬化,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各個歷史階段的時代風尚與審美趣味。而《聯(lián)珠騎士獵獅紋錦》圖案布局嚴謹、形象突出、色彩絢麗,是現(xiàn)存唐代傳向日本的織錦中最為華美的一件。它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絲織品,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結晶,也反映了唐代國力強盛,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的開闊胸襟。再拋一個小問題學生思考,中國絲綢與傳統(tǒng)文化有怎樣密切的聯(lián)系呢?自由發(fā)言,歸納為錦上添花、衣錦還鄉(xiāng)、錦繡河山、錦囊妙計等成語與紋樣關系緊密,表達人們的祝福寓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老師再強調賞析思路:A起源。B類別C絲織紋樣D時代特征。
(三)課堂練習
其次是創(chuàng)造部分,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知道了中國絲綢藝術分析方法,而后請同學們試著分析中國青銅藝術,邏輯不太清晰的同學,請按照方法跟隨老師步驟,一起來賞析。一起回顧知識點,首先分析的是時代背景、依次是類別、紋樣特點、時代特征、組織優(yōu)美語言。思路明確了,想必大家都會組織語言了,接下來,給大家5分鐘時間,請同學們自己準備賞析《中國青銅藝術》的語言吧!(教師巡視指導)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知識,學以致用,更好的掌握美術表達技法,同時也是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引導性。
(四)展示評價
其次是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我會請同學上臺來展示,請大家來評價一下他們的表達論述,哪一個你最喜歡?A設置兩組同學作為對照,一組是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對他們進行鼓勵性的評價,比如我會這樣說:這位同學的發(fā)言,分析了時代背景、類別、顏色、影響、紋飾等,語言十分優(yōu)美,表現(xiàn)得真棒!另外一位同學內容表現(xiàn)可能會少一點,分析不夠全面,但我還是以鼓勵性的評價為主,同時提出改進的方法,同學們在備受鼓舞的環(huán)境下,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最后總結大家表現(xiàn)都很棒!通過這樣的方式,體現(xiàn)了學生的差異性,而且鼓勵性的評價能夠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提高他們對美術的興趣。
(五)小結延伸
再次是小結部分,我會這樣問:“誰來說一說,這一課你收獲了什么?”然后請一到兩個同學發(fā)表看法。他們說完以后,我來補充遺漏的知識點,最終強調重點。鼓勵同學們以后有更加優(yōu)秀的表現(xiàn)。此部分遵循講練結合,因材施教的原則。這樣的方式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能夠檢查同學們獲取知識的程度,同時也體現(xiàn)了老師得引導性。
(六)布置作業(yè)
最后在布置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大家找找生活中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物品!下節(jié)課跟同學們分享。以這種開放式的作業(yè)提高同學們的興趣,并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習慣。
五、說板書設計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