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自制小相框》是人美版小學五年級美術教材下冊第10課的內(nèi)容,屬于設計·應用藝術實踐活動。教材的意圖是通過了解和學習相框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學習利用廢舊物品設計和制作一個創(chuàng)意的小相框,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對美的感受能力以及環(huán)保意識。本課通過向學生展示大量相框作品以及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創(chuàng)作,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還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根據(jù)以上對于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相框的各種材質(zhì),理解什么樣的相框造型與色彩能更好地烘托照片,掌握學會設計和制作相框的技巧和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制作一個漂亮的相框。

2.通過觀察、討論的方法,分析相框的材質(zhì)、色彩及造型對相片的影響,通過合作的形式設計制作一個美麗的相框,在藝術實踐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3.認識色彩和造型對照片的烘托作用,了解藝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而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對相框進行分析,學會設計和制作相框的技巧和方法。

教學難點:對相框造型以及裝飾物的設計,運用所學知識能夠設計一個漂亮相框。

二、說學情

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對于把握和處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來我來說一下學情。

五年級學生對美術課具有濃厚的興趣,開始具有獨特見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求知欲和好奇心強烈。之前的學習也已經(jīng)對造型、顏色的運用、裝飾材料的組合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在顏色的搭配、造型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意性方面還有所不足。

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將首先在欣賞與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相框進行初步了解,對相框結構、材質(zhì)、造型、色彩搭配進行詳細講解。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針對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方式上我采用欣賞觀察法、示范法為主,結合情境法、講授法、引導法等相結合的教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我將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實際操作法和小組討論法等學法參與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為引導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因此,我將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緊緊把握“教”與“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設置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上課伊始我會向同學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出去玩的時候必備的項目都是什么呀?”當有學生回答拍照的時候,我會順勢引導,“一張小小的照片可以讓我們記住每一個歡樂的時刻,一張小小的照片可以將溫暖和愛保留,那么同學們,一張珍貴的照片我們?nèi)绾伪4嫠?,讓它變得更漂亮?”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自制小相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傳授新知

1.感知

首先我將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各式相框,讓同學們觀察并討論問題。通過實物展示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提問:

“相框的作用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構成的?”

“這些相框你最喜歡哪個?”

“為什么?”

通過提問,教師進行小結:相框的作用是保護和展示照片,結構主要有外框、背板、支撐以及點綴物等部分組成。通過問答,引導同學對相框有一定的認知,并形成初步的審美,為接下來更深入地學習奠定基礎。

初步了解相框的作用及后接下來教師繼續(xù)追問,“他們都是由什么材質(zhì)組成的,各有什么特點?以及這些相框在色彩的搭配上都有什么特點?”

教師小結:相框的制作材質(zhì)多種多樣,木質(zhì)的相框給人一種典雅,優(yōu)美,的感覺,深色木質(zhì)的相框還有一種沉穩(wěn)和穩(wěn)重感;紙質(zhì)的相框給人一種藝術感和設計感;塑料的相框造型多種多樣,顏色搭配豐富多彩;橡膠的相框形狀更加的可愛,除了可以放相片還可以拿來把玩,并且可塑性最強,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自行更改相框的造型。

2.理解

對相框的材質(zhì)有了一定了解后,這時我會拿出幾個比較有特點的相框,邀請同學思考討論這“幾個相框在配色和造型上各有什么特點?”

通過討論學生得出結論,這幾個相框中,有“海浪風”,整個相框的顏色以藍色為主,營造一種海浪的感覺,并通過小海星,魚兒以及海草等海生物的點綴使整個相框更加的靈動與活潑,可以放一些去海邊旅游的照片;有“夕陽風”,相框整體顏色以黃色和橘紅色為主,營造一種夕陽西下溫馨浪漫的感覺,并通過楓葉,銀杏葉做點綴,使整個相框更加溫馨和諧;另外還有科技風;撞色風;暗黑風等,各具特色的風格。

在造型上,除了要考慮相框整體的造型外,還要根據(jù)照片的大小,以及構圖進行設計,如,在照片相對較為空曠的一側加點點綴,以求達到美感上的平衡。

教師小結:顏色搭配上,有的強調(diào)了色調(diào)的統(tǒng)一,通過不同的色調(diào)給人不同的感覺;有的通過撞色的方式,大膽地突出相框的與眾不同,有的通過點綴小的物品使相框更加靈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師生探究,制作方法

在了解了材質(zhì)、造型和色彩搭配后,教師引導同學討論,如何將這些進行有機結合。

教師小結:可以通過折一折、剪一剪、貼一貼的方式進行相框的制作。學生并進行相關方法的初步嘗試。

整個新授環(huán)節(jié),我分成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分析、討論、講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提高觀察力和設計意識。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制作欲望。

3.創(chuàng)造

教師通過ppt展示,視頻播放以及現(xiàn)場示范的形式引導同學深入學習相框的制作過程,以及制作過程的注意事項。

大膽想象,變廢為寶:合理利用手里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

認真分析,逐步實施:制作過程,根據(jù)老師的示范以及視頻展示的制作步驟,有條部分,分步驟進行。

注意顏色,搭配裝飾:在框架制作好后進行顏色搭配以及裝飾物的制作,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老師提前準備好的廢舊物品為原材料,討論,如果“變廢為寶”,利用手中物品制作一個漂亮的相框。

(三)大膽想象,激情創(chuàng)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读x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會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以“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設計制作一個獨特而有新意的相框。并提倡變廢為寶的環(huán)保意識,要求學生在探索方法制作中大膽聯(lián)想,求異創(chuàng)新。同時,提醒同學們在分組制作當中應互相團結體現(xiàn)集體主義精神,引入競爭的概念,比制作速度、造型優(yōu)美、材料獨特、創(chuàng)意新穎等。在學生練習時,我將播放輕音樂,在學生創(chuàng)作的同時我會進行巡視輔導,及時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四)交流分享,展示評價

作品完成后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區(qū),看一看:最喜歡誰制作的相框;比一比:誰的相框制作得最有創(chuàng)意。采取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的形式對作品進行評價,表揚優(yōu)秀作品,對存在問題或者沒有完成作品的同學進行鼓勵和建議。

在以上的環(huán)節(jié),我將秉承“人人都有閃光點”的理念對全班同學的整體創(chuàng)作進行鼓勵和表揚,并根據(jù)事實情況總結不足,向學生提出改正、加強的期望,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

(五)歸納總結,拓展思考

最后引導同學采用回憶的方式和老師一起回憶本節(jié)課內(nèi)容,并引導同學們要學會愛護大自然,將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設計出更多更有實用價值的小作品。最后我會將教學引入生活。學校藝術活動即將到來,我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參與活動,拍攝美麗的照片,并用我們親手制作的相框進行裝裱。希望同學們課下思考一下啊一張好的照片有哪些構圖方式,下節(jié)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相信,通過這樣的小結和開放性的作業(yè),既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又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相框設計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五、說板書設計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