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2.如何認識洋務運動的性質、失敗原因及教訓?

性質: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自救運動。

失敗原因:

首先,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派企圖以吸取西方近代生產技術為手段,來達到維護和鞏固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目的,這就決定了它必然失敗的命運。

其次,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西方列強依據種種特權,從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控制,它們并不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而洋務派官員企圖依賴外國來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無異與虎謀皮。

最后,洋務企業(y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所創(chuàng)辦的新式企業(yè)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但其管理卻仍是封建衙門式的。企業(yè)內部極其腐敗,充斥著營私舞弊、貪污受賄、揮霍浪費等官場惡習。大小官員既不懂生產技術,又不懂經營管理,無法維持企業(yè)的正常運行。

教訓:洋務運動的失敗表明,在不觸動封建專制統(tǒng)治,在維持封建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的前提下企圖通過局部的淺層次的改革從而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3.如何認識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

意義:

首先,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高舉救亡圖存的旗幟,要求通過變法,發(fā)展資本主義,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維新派的政治實踐和思想理論,不僅貫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其次,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維新派雖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其頒布的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經濟等領域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維新運動更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大力傳播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自由平等、社會進化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從而把頑固的封建主義思想壁壘打開了一個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有利于人們的思想解放。

失敗原因:

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具體表現為:

客觀上,維新派的勢力非常小,他們沒有嚴密的組織,也不掌握軍隊,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卻非常強大。

主觀上,維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義。他們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經濟上,他們未觸及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們抬出封建思想的孔子的旗幟,借古代圣賢之名“托古改制”。

第二,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他們雖然大聲疾呼救亡圖存,卻又幻想西方列強能幫助自己變法維新。

第三,懼怕人民群眾。維新派的活動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識分子的小圈子。他們不但脫離人民群眾,而且懼怕甚至仇視人民群眾。正因為沒有人民力量作為后盾,所以當他們得悉守舊派要發(fā)動軍事政變時,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權的袁世凱,結果反被袁世凱出賣。

教訓:

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企圖通過統(tǒng)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tǒng)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