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教學評價的種類在考試中是一個,根據(jù)實施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比如:開學前的摸底考試。功能:①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程度;②決定對學生的適當安置;③辨別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2)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比如:隨堂測驗、口頭提問。功能:①改進學生的學習;②為學生的學習定步;③強化學生的學習;④給教師提供反饋。
(3)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稱為終結性評價。比如:期末考試。功能:①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②證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③確定學生在后繼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起點;④預言學生在后繼教學活動中成功的可能性;⑤為制訂新的教學目標提供依據(jù)。
以上是從定義、功能和實例的角度對三者進行分析,這還不夠,在一些考試當中經常會出現(xiàn)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對比,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二者的區(qū)別:
一、形成性評價
1.目的、功能、用途方面: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確定預定的學習任務已掌握的程度、末掌握的部分,不是為了對學習者分等或鑒定,而是幫助學生和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為進一步提高所必需的持殊的學習上。
2.對評價結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方面:形成性評價是一種分析性的評價,不要求對評價資料作較高程度的概括。
3.覆蓋教育過程的時間方面:形成性評價直接指向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以改進這一活動為目的。此外,形成性評價一般并不涉及教育活動全部過程,在過程中進行評價。
4.報告聽取人方面:形成性評價中其評價參與者與教育活動的實施者相互依賴。教育活動的實際參與者與實施者需要形成性評價者提供各種幫助。所以,其評價的結果主要供那些正在進行教育活動的教育工作者參考,一般是內部導向。
二、總結性評價
1.目的、功能、用途方面:總結性評價的直接目的是為了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斷,從進行優(yōu)劣、等級或鑒定合格的區(qū)分,進而與教學效能核定聯(lián)系在一起,為育資源投資優(yōu)先順序的抉擇以及個體的決策等提供參考依據(jù)。所以總結性評價指向更一般的等級評定。
2.對評價結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方面:總結性評價是一種綜合性的評價方式,從較高的概括化程度進行終結評價。
3.覆蓋教育過程的時間方面:總結性評價是對教育活動全過程的檢驗,考察最終效果,一般在教育過程結束后進行。
4.報告聽取人方面:總結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獨立的關系,這一獨立的關系是他們能以客觀的態(tài)度實施評價的基礎。所以,總結性評價的報告主要呈遞給各級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員,以作為他們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治施的依據(jù),一般為外部導向。
試題檢驗:
1.【多選】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 )不同。
A.評價目的
B.評價時間
C.對評價結果的概括化程度
D.評價主體
【答案】ABC。解析: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選項目的、時間、結果概括化程度都體現(xiàn)出不同,是聽取人不同而非主體不同。
2.采用頻繁反饋和根據(jù)每個學生的需要進行評價屬于( )。
【答案】形成性評價。解析:從功能上來看形成性評價是為了為教學進行調整而不是評定結果。
3.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在一門課程結束后進行教學測驗,以評價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這種評價方式被稱為( )。
【答案】總結性評價。解析: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學習階段結束后進行的為了評定學生成績和知識的掌握程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編制考試內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直播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進行系統(tǒng)學習。關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