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一、知識解析

知覺是心理學中認知過程章節(jié)中的內容,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高頻考點,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考察,包括多選以及單選,多選一般會涉及知覺的四個特性,單選題的考察較靈活一般會以理解型的知識點呈現(xiàn)。因此需要學生能夠靈活的把握以及區(qū)分知覺的四個基本特性來備考考試。

知覺即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有四個基本特性: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

1.選擇性

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qū)分出來優(yōu)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是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是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側重強調對象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例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從綠色這個大的背景中挑出了紅色這個對象(客體)即為選擇性。

2.整體性

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人在知覺時,并不把知覺對象感知為個別孤立的部分,而總把它知覺為統(tǒng)一的整體。側重強調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

例如:李現(xiàn)換了衣服和發(fā)型后,我們依然能認出他就屬于知覺的整體性。這是由于李現(xiàn)的核心部分未變,變化的是他的外部條件,我們從臉推斷出他即為整體性;逛超市錯把“大個核桃”錯看為“六個核桃”即為整體性。

3.理解性

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它,并把它用詞語標明出來,這種感性認識階段的理解就是知覺的理解性。側重強調知識經驗的影響。

例如:木頭植物學家會認為是上等梨花木,根雕家會認為適合雕刻大魚,農夫會認為適合煮飯,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持不同觀點即為理解性。

4.恒常性

是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在不同的物理環(huán)境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知覺某一熟知的物體時,雖然該知覺對象的物理屬性(大小、形狀、明度、顏色等)受到環(huán)境情況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但是對它的知覺卻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知覺的這種特性,稱為知覺的恒常性。側重強調客觀條件變而知覺結果不變。

例如:天上的飛機比地上的狗小,仍然認為飛機大。

二、練習題:

1.【單選】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茉莉花,我們仍然能夠辨別出是茉莉花,這屬于( )。

A.理解性 B.整體性 C.恒常性 D.選擇性

1.【答案】B。解析:整體性強調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題干茉莉花演奏的過程中變化的是音色、音高等外部條件,然而核心的旋律是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就可以通過旋律這部分來推斷國歌的整體。

2.【單選】在畢業(yè)合照中一眼看出男神,這屬于( )。

A.理解性 B.選擇性 C.恒常性 D.整體性

2.【答案】B。解析:選擇性強調對象和背景之間的關系,題干合照屬于背景而男神屬于要知覺的對象,故屬于知覺的選擇性。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編制考試內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直播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進行系統(tǒng)學習。關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