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很多省份都比較愿意考查心理學中一些常見的心理學效應(yīng)。對于這一類知識點,往往考生們積累不足,對很多心理學效應(yīng)不了解,以至于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可能會犯主觀猜想的錯誤。本文在此對心理學常見??嫉男?yīng)做出總結(jié),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1.社會刻板效應(yīng)
對一群人的特征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征歸屬于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征,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這種現(xiàn)象稱為社會刻板效應(yīng)。
值得注意的是,該效應(yīng)強調(diào)將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并歸屬到其中每個人身上,因而總體表現(xiàn)出對一群人持有某種固定看法的特點。比如,一提到東北人就會想到"高大、威猛、能喝酒"的特點;一提到四川人就會想到"能吃辣"的特點;一提到農(nóng)民就想到其"樸實無華"的特點等等。諸如此類對一群人的固定看法就會直接影響我們對群體中每個人的看法,這就是社會刻板效應(yīng)。
2.暈輪效應(yīng)
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征時,就會對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斷,這就是暈輪效應(yīng),也稱為光環(huán)效應(yīng)。它強調(diào)的是在個體身上,把個體的一方面特征泛化到他的其他方面。比如人們常說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愛屋及烏"、"一好百好,一壞百壞"、"一白遮百丑,一胖毀所有"等就是暈輪效應(yīng)的體現(xiàn)。
3.首因效應(yīng)
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xiàn)象,稱為首因效應(yīng),也叫最初效應(yīng)。其實也就是常說第一印象的問題,即人們對于他人的第一印象會影響到后來的判斷。比如,人們在準備面試考試時總會精心打扮一番,或者準備一個精彩的自我介紹,這些做法都是為了給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期影響考官后來的評分。這就是一種對首因效應(yīng)的利用。
4.近因效應(yīng)
近因效應(yīng)指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xiàn)象,也叫最近效應(yīng)。用一個簡單的詞來概括,也就是最近印象。人們對某人或事物的最近印象會比以前的印象更加深刻,就是近因效應(yīng)。比如,一對情侶吵架后,女生會覺得自己的男朋友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以前的種種優(yōu)點在她此時的眼中早已煙消云散。這就是一種近因效應(yīng)的體現(xiàn)。
5.投射效應(yīng)
投射效應(yīng)是指因個體具有某種特性而推斷他人也具有與自己相同特性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即"以己度人"、"將心比心",認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別人也一定會有類似的言行和需要。更簡單地說,投射效應(yīng)就是用自己的想法推斷別人的想法,認為別人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想法或特征。比如,有的我們所謂的"自戀狂"自己覺得自己特別帥特別美,于是認為街上每一個人的回頭都是在看自己長得多么帥多么美。這就是用自己的想法推斷別人的想法,是典型的投射效應(yīng)。
6.登門檻效應(yīng)
又稱得寸進尺效應(yīng),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xié)調(diào),或想給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就像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比如,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我們可以首先要求學生從找準自己的不足做起,根據(jù)自身問題制訂一個短期容易實現(xiàn)的小目標,如養(yǎng)成"不隨意發(fā)脾氣"、"不隨地扔垃圾"等等,將更有利于實現(xiàn)更難更長遠的目標。
7.留面子效應(yīng)
與登門檻效應(yīng)相反,留面子效應(yīng)是指人們拒絕了一個較大的要求后,對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現(xiàn)象。為了更好地使人接受要求,提高人的接受可能性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這種方法被稱為"留面子技術(shù)"。比如,你向朋友借一千元怕借不到,可以先提出借一萬元的請求,這樣比直接提出一千元的請求更容易得到對方的同意。
8.南風效應(yīng)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jié)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結(jié)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它告訴我們:溫暖勝于嚴寒。根據(jù)這一效應(yīng),老師如果更加體貼學生,以生為本,多點"人情味",學生更容易努力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
9.霍桑效應(yīng)
霍桑效應(yīng)又稱霍索恩效應(yīng),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yīng),是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yīng)。比如,如果當學生注意到老師正在觀察他時,本來正在開小差也會立馬變得很認真地學習。
以上便是常見的心理學效應(yīng),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jié)合以上實際例子來對各個心理學效應(yīng)進行理解。最后,再次希望本位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助益!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dǎo)資料。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臨近,關(guān)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相關(guān)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