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單選題】1.( )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了大量關于歸因與學習動機的研究表明,個體對成功和失敗原因的解釋影響著與成就有關的行為。
A.泰勒 B.科爾伯格 C.麥克利蘭 D.維納
【單選題】2.( )成就動機由兩種有相反傾向的部分組成,一種稱之為力求成功,即人們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帶來積極情感的傾向性;另一種稱之為避免失敗,即人們避免失敗和由失敗帶來的消極情感的傾向性。
A.泰勒 B.科爾伯格 C.阿特金森 D.維納
【單選題】3.拿黑猩猩做實驗,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體內部構造完形的人是( )。
A.泰勒 B.科爾伯格 C.苛勒 D.維納
【單選題】4.奧蘇貝爾的教育思想是( )。
A.認知發(fā)現(xiàn)說 B.有意義學習
C.范例教學的理論 D.教學最優(yōu)化的教育理論
【單選題】5.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發(fā)展的人是( )。
A.皮亞杰 B.科爾伯格 C.斯陶布 D.維納
【多選題】6.PQ4R讀書法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馬斯 B.羅賓遜 C.斯賓塞 D.赫爾巴特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維納及其同事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了大量關于歸因與學習動機的研究表明,個體對成功和失敗原因的解釋影響著與成就有關的行為。
2.【答案】C。解析:阿特金森認為,成就動機由兩種有相反傾向的部分組成,一種稱之為力求成功,即人們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帶來積極情感的傾向性;另一種稱之為避免失敗,即人們避免失敗和由失敗帶來的消極情感的傾向性。他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由于這兩種動機所占比重的差異,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人:一種稱之為避免失敗者,另一種稱之為力求成功者。
3.【答案】C。解析:苛勒用黑猩猩做實驗,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體內部構造完形。
4.【答案】B。解析:奧蘇貝爾提出有意義學習的教育思想。
5.【答案】B。解析:科爾伯格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研究兒童的道德發(fā)展。
6.【答案】AB。解析:托馬斯和羅賓遜提出PQ4R讀書法。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臨近,關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