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榮格于1875年出生于瑞士,家庭中濃厚的宗教氣気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助長了榮格的神秘
主義傾向。1907年,榮格和弗溶伊德第一次見面,彼此一見如故,相見恨晚。1911年,弗洛伊德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推薦榮格擔任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第一任主席。1912年,他發(fā)表了《カ比多的象征》一文,公開了他與弗洛伊德之間的分歧。1913年10月,榮格辭去《國際精神分析年鑒》主編職務;1914年又辭去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職務,然后又退出了學會。榮格和弗洛伊德之間的友誼、合作和住來至此結束,但是榮格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對弗洛伊德真誠的敬意。
當時,西方社會昔遍問題就是失去靈魂的現代人,世界大戰(zhàn)導致人們的信念喪失,科學發(fā)展之前形成了扭曲的時代精神一一惟有立于事實オ是有價值的,在物質基礎上解釋切。痛苦和絕望,無意義感,起源于與人格的無意識基礎失去聯系。榮格認為“這個時代的普遍性神經癥是喪失了與我們歷史的精神聯系的直接結果。只教育對外界的適應,沒有考慮還得適應自己,適應內心的力量。所以需要尋找人的精神家園,這是人之本能。
潛意識等于無意識,二者沒有區(qū)別,都是“Unconscious”。“潛意識”表明了這部分心理的位置,潛在意識之下;“無意識”表明了這部分心理的特點,不被覺知。也就是是說,大家在遇到題干中的潛意識,就是等同與無意識的。
關于無意識的觀念,榮格幾乎是完全繼承了弗洛伊德的,他也認為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個大部分。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榮格認為人的無意識部分還可以細分為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很多人對集體無意識的觀念不是很理解,甚至有人認為大家不由自主地一起做些什么事情就是集體無意識。實則不然。
榮格認為,意識就是我們所能覺察到的心理部分,具體地又包括思維、感覺、直覺、情感四個功能,我們是通過意識這四個功能來覺知事物和自己的。除了四個功能之外,我們意識的專注力還有對內多一些和對外多一些的區(qū)分,前者稱之為內傾,后者稱之為外傾,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內向和外向。這也是榮格在心理學界獲得一定聲望的成績之一,就是區(qū)分了個體人格的內傾和外傾。內傾和外傾加上四中功能排列組合,人格就可以被分為八種。比如一個人用情感感知事物多一些,但是他的情感主要是對自己內心體驗,那就是內傾情感型人,比如林黛玉。而有些人情感更多的是針對他人的,比如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就屬于外傾情感型。此外還有內傾思維型、內傾直覺型、內傾感覺型、外傾思維型、外傾直覺型和外傾感覺型,總共八種人格類型。
人格類型說是榮格最早提出的,不過,榮格本人后來反而不怎么強調人格類型,而是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單獨地看到每一個人,認為那些心理測試只是測試了個體有多少同于別人,而不能測試個體的個性。
意識的核心是自我(ego),也就是把意識各個部分聯系起來的心理部分。集體無意識是榮格分析心理學里最重要的假設。提出了一個最重要的概念,集體無意識。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關于這部分的題目吧。
1.將潛意識理論從個體意識發(fā)展為集體意識的學者是( )。
A.阿德勒 B.羅杰斯 C.榮格 D.弗洛伊德
1.【答案】C。解析:本題旨在考核考生對對精神分析理論的掌握。榮格提出集體無意識概念,認為人格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結構,又是一個層次分明。相互左右的結構,由意識、個體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組成。
2.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包含( )。
A.人格面具 B.阿尼瑪 C.阿尼姆斯 D.情結
2.【答案】ABC。解析:集體潛意識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瑪、阿尼姆斯、陰影和自身,情結是榮格個體心理學的概念。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臨近,關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