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很多考生在試講時往往會出現(xiàn)授課思路不清晰、環(huán)節(jié)不完整以及環(huán)節(jié)過渡不流暢、重難點沒有突破等問題,顯得不夠專業(yè)且漏洞百出,究其根本,欣瑞資深講師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這些考生在備課時沒把教案寫好。雖然我們都知道,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是“備好課”,且其中“備教案”就占了很大的比重,但許 多考生在備考時卻沒能重視這一點。那么當在大家抱怨著“我不會演”“我不會上課”的同時,我們不如先來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在10分鐘內完成一篇合格的 教案?如何讓我們在演示的時候“胸有成竹”?
一、學會分析教材
在幼兒教資考試當中,我們所說的“教材”并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課本”,而是在考試當中呈現(xiàn)給考生的“考題”。這些考題呈現(xiàn)的形式往往只是是一首兒 歌的簡譜、一篇故事、一個游戲或繪畫的主題等,考生需要根據(jù)這些內容進行活動設計及技能展示。那么我們這里所要談論的“分析”指的是什么呢?以幼兒彈唱活 動為例,當我們拿到一篇兒歌的簡譜的時候,我們需要分析這首歌曲的歌詞篇幅(或長或短,一段或兩段)、歌詞內容(故事性或情境性)、音域節(jié)奏等,以此來界 定這樣的曲子適合哪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運用什么樣的導入方式、屬于哪一類型的課型,從而進行教案設計。如《迷路的小花鴨》這首歌曲的歌詞含有相對完整的 故事情節(jié),表述的內容和語言結構也比較復雜些,可以設計由故事講述開始的活動設計。
二、明確授課思路
不論是歌唱還是故事活動設計,每一個領域的活動都有其常用的授課思路,這里所指的授課思路是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基本部分”,不包括活動開始部分 的導入與結束部分的延伸拓展。我們在設計活動教案的時候,掌握授課思路就相當于掌握了這節(jié)活動設計的框架,就能夠明確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做些什么。下面中 公資深講師周怡廷將為大家簡單介紹其中一種以歌唱為主要內容的活動設計模式。
這種模式的五個步驟分別是:1.引出這首歌曲的主題;2.播放錄音整體感知加上教師反復范唱讓幼兒熟悉歌曲;3.教師分析歌詞;4.全曲帶唱和分句帶唱的模仿環(huán)節(jié);5.幼兒反復練唱。
這樣的模式適用于所有的歌曲,也是最簡單最易掌握的一種方法。我們在設計活動教案的時候可以先在備課紙上把這些“框架”寫清楚,明確自己首先要做什 么,接下來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明確你的授課思路,然后通過這幾個步驟清晰的展現(xiàn)你的教學活動設計,讓考官知道你“懂怎么教”。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