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第二樂章,慢板,曲式比較自由,通常采用三段式,音樂富有歌唱性。
第三樂章,急板,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鳴回旋曲式寫成,富于華麗的技巧,有時帶有民歌風或舞蹈性的節(jié)日狂歡氣氛。
三、交響曲
1、來由
早期古典主義的交響曲(symphony)是在巴羅克時意大利歌劇序曲(sinfonia)快—慢—快基礎上發(fā)展而成。18世紀上半葉,曼海姆樂派奠定了交響樂的基礎,建立了與奏鳴曲四個樂章結構樣式。
18世紀后半葉海頓對交響曲進行了改革,最終完善了這種形式,后來又由貝多芬把交響曲發(fā)展到頂峰。
2、基本形式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由兩個對立主題作呈示、展開和再現(xiàn),示意矛盾的起因、發(fā)展和暫時的結果。
第二樂章,三段體或變奏曲,曲調緩慢如歌,內容往往表現(xiàn)一種生活的體驗和哲理性的沉思。
第三樂章,常用小步舞曲或諧謔曲體裁形式,音樂體現(xiàn)一種矛盾沖突之后的閑暇、休整。
第四樂章,多采用回旋曲式、奏鳴曲式或回旋奏鳴曲式,內容與矛盾的結果有關,常表現(xiàn)樂觀、勝利、肯定、凱歌般節(jié)日的歡慶場面。
3、編制
18世紀的交響樂隊的建制及規(guī)模,取決于貴族贊助人經濟上支付多少以及演奏房間的大小。指揮為小提琴首席。
(1)曼海姆樂隊1756年左右最大的編制為50人左右。
(2)德累斯頓由哈塞指揮的樂隊約40人。
(3)海頓1760-1785年使用的樂隊不超過25人,直到1790年,維也納樂隊已確立了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四組的格局。
培訓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教育教師編制培訓名師帶你輕松備考,掌握考點!各省教師編制考試介紹入口,點擊查看更多考試政策>>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