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公元前221—后589)

1、阮籍與琴曲《酒狂》

作者阮籍,唯心主義的思想代表,是三國時代著名的文學家和音樂,《樂論》是他在音樂方面的代表作?!毒瓶瘛肥且皇坠爬系那偾d于《神奇秘譜》。阮 籍創(chuàng)作《酒狂》這首題材奇特的樂曲,并非玩世不恭,而是包含了相當復雜而深刻的社會生活內容?!毒瓶瘛凡捎萌淖拥墓?jié)奏,樂曲的音樂主題是一個不斷向上跳 進,又復漸次下行的樂句。主題的特點是將調式主音和屬音等穩(wěn)定音作為每拍首尾的支點,中間嵌入大跳音程,從而造成節(jié)拍輕重顛倒的效果,刻畫出飲酒者醉意朦 朧、步履蹣跚的神態(tài)。全曲通過五個段落的循環(huán)變奏,使感情不斷深化,將主人公對黑暗現(xiàn)實強烈不滿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矛盾心理,借醉酒者的形象表達得淋漓盡 致。

2、嵇康及其《聲無哀樂論》(其中的重要文獻)

嵇康,字叔夜,三國時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音樂家。他創(chuàng)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他彈奏《廣 陵散》最負盛名。嵇康還有兩篇著名的音樂論著:《琴賦》和《聲無哀樂論》?!肚儋x》是藝術化了的音樂評論?!堵暉o哀樂論》一文則集中體現(xiàn)了嵇康的音樂美學 思想。文章通過“秦客”和“東野主人”一問一答的八次辯論,將討論的問題步步引向深入。

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的核心就是“聲無哀樂”,他明確提出“新之與聲,明為二物”,即音樂史客觀的存在,感情是主觀的存在,兩者之間,并無因果關系。他 認為,“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于哀樂;哀樂自當以感情而后發(fā),則無系于聲音。”“聲音又自然之和,而無系于人情”。所以二者互不相干,音樂中并不包 含哀樂,也不能引起人們感情上的變化。但是,嵇康認為音樂能引起人的躁靜反應,它作為一個中介,與人的感情記憶相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了音樂對情感的表達。

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涉及音樂美學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音樂的本質、音樂的功能、音樂的審美感受等,它與西方19世紀著名音樂家愛德華·漢斯立克的 音樂美學代表性論著《論音樂的美》有不少論點十分相似,這是我國在一千七百年前提出的帶有自律論色彩的音樂美學論著。所以《聲無哀樂論》至今仍不失卻作為 我國古代一部重要音樂論著的研究價值,它在世界音樂美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琴曲《碣石調·幽蘭》與文字譜

目前所見我國最古老的曲譜則是唐人手抄本《碣石調·幽蘭》。譜前有序,注明為六朝時梁朝丘明于公元六世紀的傳譜。這是一首用文字記譜法保存下來的古 代琴曲。所謂“文字譜”,乃是用文字記述彈琴的指法和弦位的一種記譜法,即用文字詳細描述演奏古琴的手法,如左手按某弦某徽幾分,右手如何彈奏等等。“碣 石調”是指它的曲調形式,“幽蘭”是指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容。“碣石調”源于相和歌瑟調曲中的《隴西行》,即隴西地方的歌曲。它表達了一種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的幽憤心情?!俄偈{·幽蘭》中,在十三個徽位上廣泛地運用泛音,產(chǎn)生了純律的音程。這首琴曲的傳譜說明在南北朝時期的古琴譜中已經(jīng)有了運用純律的音樂實 踐。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