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專題一: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進程
【知識歸納】
六、當代中國的“三農”問題
所謂“三農”,是指農業(yè)、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fā)展,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國家富強。
1.農村問題
目前突出表現在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經濟發(fā)展問題上。以往的戶籍制度將城鄉(xiāng)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鄉(xiāng)之間經濟發(fā)展、文化水平的較大差異。這種戶籍制度 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與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已不適應。戶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放農村富余勞動力。但戶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 富余勞動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導,形成的移民潮會給社會治安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因此,加快城鎮(zhèn)化進程是消除城鄉(xiāng)二元對立、改革戶籍制度的必要的配套 措施。
2.農業(yè)問題
主要是農業(yè)產業(yè)化的問題,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形態(tài)。目前農業(yè)的購銷體制不暢是農業(yè)不能快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目 前出現的糧食供過于求,價格低迷不是一個長期現象,而是一個階段性問題。中國農業(yè)目前基本上屬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沒有形成規(guī)模經濟。中國應在轉移農村 富余勞動力的同時,通過加快農業(yè)機械化,提高農業(yè)勞動生產率,拋棄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以適應“人世”的新形勢。
3.農民問題
可以分為素質、減負和增收問題。農民素質問題,主要是指文化素質。提高農民素質是富民強國的重要舉措。農民問題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減負問題,農民負 擔重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負擔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夠。因此,減輕農民負擔首先應考慮加大力度進行機構調整。農民收入問題是近幾年來 “三農”問題的突出焦點。這幾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突出的原因是農民來自農業(yè)方面的收入增長緩慢,這主要是因為城鎮(zhèn)化進程滯后,城鄉(xiāng)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 消費群體比重較低。解決這個問題,特別要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和城鎮(zhèn)轉移。
【思維拓展】
拓展1: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兼并問題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買賣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會,由于封建土地占有關系不固定,加之土地買賣盛行,必然導致土地兼并現象的出現。
(2)土地兼并的影響:政治上,直接導致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加劇社會的貧富懸殊,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爆發(fā),使一些王朝走向滅亡。經濟上,對農 民來講,造成普遍貧困,使之無力購買手工業(yè)品;對地主來講,封建地租重,使其更樂于買田置地,影響手工業(yè)擴大再生產,阻礙資本主義萌芽。
(3)封建政府對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與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沖突,兩者的矛盾在于爭奪財源,因而歷代王朝都采取過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 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稅法等。這些措施雖能暫時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農民階級通 過起義的方式,進行均田免糧,來解決土地兼并問題,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