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在教師考試中關于國際關系的考查一直是長效熱點。而其中以中美、中日關系考查為多, 在對外關系的考查中掌握中美、中日關系的總體特點,理清影響中美、中日關系的主要問題,認識和處理好中美、中日關系的重要意義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今天欣瑞資深講師就將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相關整理學習。

一、中美關系

1.近代史上美國對中國的侵略

(1)1844年《望廈條約》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天津條約》。

(3)19世紀60年代美國人“華爾洋搶隊”,鎮(zhèn)壓洋搶隊。

(4)19世紀晚期支持日本侵略臺灣,客觀上縱容日本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

(5)20世紀初參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

(6)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期間扶持中國政治勢力遏制日本法西斯侵略。

(7)二戰(zhàn)后推行扶蔣反共政策,干涉中國內政。

2.現代史上中美關系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二戰(zhàn)結束到20世紀60年代末):中美關系處于敵對狀態(tài)。

主要原因:美國推行反共、反社會主義和反人民民主國家的全球霸權政策。期間,支持蔣介石反共內戰(zhàn)、侵朝、入侵臺灣海峽。

(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美關系走向緩和,最終實現中美關系正?;⒄浇ń?。

原因:①美國侵越失敗,在美蘇爭霸中相互削弱并處于劣勢,迫使美國調整對華政策;②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國際地位的逐步提高,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③美國霸權政策遭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反對,中國得到世界人民特別是第三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

(3)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美關系時而緊張,時而緩和。

主要原因:①美國“和平演變”在東歐、蘇聯(lián)得逞,使之加緊對中國的“和平演變”,不斷制造矛盾和摩擦,這是由其本質決定的;②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國際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中美經濟交流日益增長;③再加上臺灣問題、人權問題、經濟磨擦等分歧和矛盾的存在。

【提升認識】中美關系發(fā)展的歷史經驗:①堅持從戰(zhàn)略高度和長遠利益來處理中美關系②求同存異,不斷擴大共同利益是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③堅持三個聯(lián)合公報,妥善處理臺灣問題。④中美文化碰撞。

二、中日關系

1.第一階段:漢、唐、宋元、明清(前期):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

(1)兩漢時期:漢武帝時,日本三十多國通過朝鮮半島來漢朝;光武帝時,日本奉貢朝賀,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金印”;中國的鐵器、銅器、絲帛傳往日本。

(2)隋唐時期:唐朝時日本遣唐使十多次,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制度為藍本。吉備和鑒真。

(3)明清時期:戚繼光抗倭,臺州九戰(zhàn)九捷,與俞大猷合作,取得勝利

2.第二階段:從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日本戰(zhàn)爭侵略,經濟掠奪,奴化教育,中日關系惡化。

(1)1894-1895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簽訂《馬關條約》。

(2)1900年參于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

(3)1904-1905日俄戰(zhàn)爭;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的爭斗,日本勢力增強。

(4)1915年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27年制造“濟南慘案”

(5)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三省。1935年華北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