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二)南昌起義

1、背景: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南京國民政府的白色恐怖。

2、經過: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周恩來、賀龍、朱德等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3.意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的第一槍。(八一建軍節(jié)),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三、長征

1933年蔣介石發(fā)動了第五次圍剿,由于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共中央,在根據(jù)地推行“左”傾冒險主義,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長征。

1.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路線(中央紅軍):瑞金→突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強渡烏江→解放遵義→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 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到達陜甘革命根據(jù)地(與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在吳起鎮(zhèn)會師,1935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紅一、 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標志長征勝利結束)

3、長征勝利的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本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4、長征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樂觀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

①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持正義事業(yè)必勝的精神。

②就是救國救民,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的精神。

③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

④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⑤緊緊依靠群眾,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遵義會議 

1935年 遵義

內容:①糾正了領導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立了他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意義:在革命的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