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羅馬法的形成和發(fā)展
①早期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
②《十二銅表法》——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典
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強烈要求下制定的,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它明確維護私有財產(chǎn)權(quán)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意義: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審判、量刑有法可依(積極)。根本上還是維護貴族利益的(消極)。是羅馬法的淵源,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
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皇帝查士丁尼設立專門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形成了法律匯編,即《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影響
當時——維系帝國,影響后世
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jié)的羅馬法內(nèi)容豐富,體系完善,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 完備的法律體系。羅馬法是現(xiàn)代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法國的《拿破侖法典》是以羅馬法為藍本起草的;西方法律大都繼承了羅馬法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及訴訟 原則。近代初期階段,西方資產(chǎn)階級都根據(jù)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國的《權(quán)利法案》、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的《人權(quán) 宣言》等。我國現(xiàn)行的《民法通則》和《繼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羅馬法的原則。)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學派
①產(chǎn)生背景:
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fā)展,公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②主張:
關注社會,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diào)人的價值。
③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名言
④地位和評價:
智者學派把哲學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zhuǎn)移到認識社會;構(gòu)成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體現(xiàn)了西方人文主義精神;
強調(diào)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的意義,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樹立了人的尊嚴。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