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1.服從是指在權威的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
2.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fā)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3.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與過程.
4.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評估,指依據(jù)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xiàn)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
5.習慣上,人們用心理困擾,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分別指稱嚴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幾類心理健康問題.
6.焦慮癥是一種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jīng)癥.
7.抑郁癥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jīng)癥.
8.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適當?shù)膲毫獙騿栴}解決方式所構成。
9.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10.教學目標是評價教學結果的最客觀和可靠的標準,教學結果的測量必須針對教學目標.
11.如果根據(jù)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12.關于遺忘產生原因的解釋有許多學說,比如痕跡衰退說,干擾說,同化說、動機說和提取失敗說等.
13.所謂變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
14.短時記憶一般包括兩個成分,一是直接記憶,即輸入的信息沒有經(jīng)過進一步加工;另一個成分是工作記憶,指從長時記憶貯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識信息.
15.遺忘曲線研究表明,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xiàn)先快后慢的負加速趨勢.
16.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17.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統(tǒng)提出了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18.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
19.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fā),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huán)節(jié)構成.
20.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是用來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
21.交互式教學旨在教會學生四種策略:總結,提問,析疑和預測.
22.任何問題都含有三個基本的成分:一是給定的條件;二是要達到的目標;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