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高中語文《登高》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高中語文《登高》主要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生觀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人們喜歡往往喜歡在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麗與生機勃勃。而在秋高氣爽的秋天,人們登高望遠,飲酒作賦。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就在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樣是登高,“詩圣”杜甫又是怎樣的處境與心情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內(nèi)心世界,去領略他的才情,去觸摸他的靈魂深處。
(二)品讀詩歌,初步了解
1.教師范讀,學生默讀。
學生注意詩歌的字音、節(jié)奏、節(jié)拍、韻腳,體味本詩音韻低沉、回環(huán)的原因。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注意四點要求:一是讀準字音,二是把握節(jié)奏,三是注意輕重,最后要求讀出感情。
3.學生自由朗讀。
結(jié)合注釋默讀,領悟詩歌的大意。
再次朗讀,思考問題:可否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來概括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
明確:悲。
(三)精讀詩歌,賞析內(nèi)容
1.先看詩的頭兩句,也就是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首聯(lián)主要是寫景。景物有:風、天、猿、渚、沙、鳥。分別用“急”“高”“嘯哀”“清”“白”“飛回”來描寫。十四個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這些景物給我們的感覺是顯得十分悲涼、凄清。“哀”字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艱難。也是全詩的詩眼。作者巧妙的運用了一系列描繪哀景的詞,既是自然環(huán)境的客觀描繪,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與投影。正像清代詩人王夫之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種,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請大家注意。
2.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提問:聯(lián)系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lián)想,面對此情此景,詩人想到了什么?
明確:落木蕭蕭:①杜甫看到落葉飄零,會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覺。②也許會加重鄉(xiāng)愁,他會問自己,這常年飄泊的生活何時能結(jié)束。
3.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提問: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現(xiàn)在的“做客”相同?
4.尾聯(lián):“艱難苦困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提問: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從哪聯(lián)的哪句詩知道的?
提問:“苦恨”和“新停”應怎樣理解?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國家的艱難,人民的苦難,激起杜甫強烈的憂國憂民情懷,無奈年老多病,無能為力,他怎能不悲愁萬端?古人認為有酒方能澆愁,無奈多病不能喝酒,這種愁悶,這種傷憂,怎么了卻、怎么疏解?只能郁結(jié)在詩中,郁結(jié)在心頭!因此,我們讀這首詩,解這首詩,既要把握詩境對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發(fā)的內(nèi)涵——詩人杜甫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剛烈情懷!
(四)拓展延伸
朗誦比賽,分小組誦讀這首詩,看哪一組讀得更有感情。
(五)布置作業(yè)
課外收集并賞讀杜甫的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說說你的教學的目標是什么,重難點又是什么?【教學設計問題】
【參考答案】
根據(jù)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詩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2.把握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根據(jù)新課標中要重視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探究品析“即景傷懷”的手法,養(yǎng)成合作探究意識,進而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因此本課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沉郁頓挫的詩風,并逐步樹立愛國情懷和審美體驗。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品析景、情的關系,體會“即景傷懷”的手法。教學難點是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懷。
2.請簡介杜甫。【專業(yè)知識問題】
【參考答案】
杜甫,字子美,生于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后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xiàn)實,因此被稱為“詩史”,他亦被稱為“詩圣”。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①讀書和壯游時期(712—746,35歲以前)
②困守長安時期(746—755,35—44歲)
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漸向人民靠近,這個時期他寫出了第一篇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車行》,還寫了揭露楊國忠兄妹荒淫享樂生活的《麗人行》。
③陷賊和為官時期(756—759,45—48歲)
安史之亂爆發(fā)了,這個時期是杜甫創(chuàng)作的高潮時期。其主要詩作有“三吏三別”。
④漂泊西南時期(760—770,49—59歲)
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結(jié)束了四年流離轉(zhuǎn)徙的生活,并在彌留之際創(chuàng)作了悲愴的《登高》。
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臨近,推薦報名教師資格證面試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來系統(tǒng)學習提升面試技能。關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