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高中語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高中語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主要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現(xiàn)在大家一起來有感情地背誦一次。
赤壁的驚濤駭浪引起了蘇軾的無限遐想,他懷念古人,但是與雄姿英發(fā)、年輕有為的周瑜相比,華發(fā)早生、壯志難酬的東坡自然會生發(fā)無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詞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復中原,但不被統(tǒng)治者重用的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會借古人抒發(fā)何種感想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賞析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常言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誦讀”也是賞析詩詞常用的一種方法。請同學們齊讀一遍。(板書課題)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聲讀一遍。
2.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當時進行糾正。
3.教師范讀一遍,讀出詞的節(jié)奏和情感。
(三)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1.學生再讀一遍,體味豪放風格并思考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明確:用典。
2.學生再默讀一遍。結合課后注釋,小組討論:
(1)有幾個典故?
(2)在文中分別是哪一句話?
(3)它們分別與誰有關?
(4)請分別用一句簡練而完整的話來概括這些典故!
3.老師再做總結。本詞中共用了五個典故,它們分別是: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孫權)(孫權擊敗曹操,建太平偉業(yè))
(2)寄奴曾住(劉裕)(劉裕北伐收中原,氣勢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劉義隆)(劉義隆北伐,因草率而敗北)
(4)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拓拔燾)(拓拔燾擊敗宋文帝)
(5)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廉頗雖老仍不忘國)
4.提問:作者問什么要用這么多的典故那?
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觀點立場及文章主旨。典故運用得非常成功,達到了詞人以古喻今的目的
5.在這首詞中他用了這么多的典故,分別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與立場呢?
典故一:孫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此句是懷念孫權的。
總結:因為孫權以一個帝王的身份打敗了來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確保國土不受侵犯。“舞榭歌臺”體現(xiàn)的是東吳歌舞生平的氣象。又從“無覓英雄孫仲謀處”句可見作者認為如今已沒有孫權這樣能保證讓國家太平的國君了。表達了對孫權的贊嘆,表現(xiàn)他想抗金,收復中原的愿望。隱含他對當時統(tǒng)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滿。
(板書:贊嘆惋惜??菇穑諒椭性?。)
(四)遷移拓展
分析到這里,就已經(jīng)知道了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復中原,但終不被重用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辛棄疾在詞作中用了這么多的典故,是用來“傷今”的。同時,他也用古人形象聲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場和觀點。
至此,分析完了這首詞,解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即辛詞是如何運用典故來表達他的理想愿望及主旨的。下面讓嘗試背誦,來再次感受一下作品中透出的那份豪邁,蒼涼與悲壯。
(五)作業(yè)小結
分析蘇辛二詞的異同點。蘇軾和辛棄疾在詞史上并稱為:“蘇辛豪放詞派”。通過《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學習,分析蘇辛二詞的異同點。
作業(yè):分析異同點
相同點:結構上均為“地點+懷古”(赤壁+懷古;京口北固亭+懷古);意境上均為雄渾壯闊;主旨均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懷澆心中塊壘,還自我之情愫。
不同點:蘇詞中抒情多直抒胸臆;風格顯得開闊明朗,曠達樂觀。辛詞中抒情多與典故結合,風格顯得含蓄蘊藉,激憤沉郁。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在作業(yè)小結部分,你設置了蘇辛詞的比較,這樣的設計意圖是什么?【教學設計問題】
【參考答案】
我將蘇辛詞的比較作為本堂課的作業(yè)小結,一是基于學生對蘇辛詞已有了初步了解,兩位詞人同屬豪放詞派,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更易于學生理解他們的詞作,感受同中之異。蘇詞抒情多直抒胸臆,風格盡顯開闊明朗,曠達樂觀;辛詞抒情則多與典故相結合,風格顯得含蓄蘊藉,激憤沉郁。此外,我選擇以《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首先出于這兩首詞存在較多的共同之處,結構上均為“地點+懷古”(赤壁+懷古;京口北固亭+懷古);意境上均為雄渾壯闊;主旨均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澆心中塊壘,還自我之情愫。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相似點和相異之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詩詞內容,更易于學生背誦詩詞。
2.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的教學重點是什么?【教學設計問題】
【參考答案】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體現(xiàn)了豪放派詞的主要特點,而辛詞又被稱作“掉書袋”,其詞最主要的特色即是對典故的大量使用,讀懂典故之意,可謂是理解辛詞內容的一把金鑰匙,也是體會辛詞情感的重要橋梁。因此,在本堂課的學習中,我將理解典故,讀懂詞意,意會詞境設置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典故的了解,帶領學生體會詞人意圖傳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臨近,推薦報名教師資格證面試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來系統(tǒng)學習提升面試技能。關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