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46.經明代魏良輔改良后,昆山腔的唱腔被稱為( )。

  A.吹腔 B.汴梁腔

  C.長腔 D.水磨腔

  47.( )是清初詩人、戲曲作家,傳奇《桃花扇》是其代表作品。

  A.梁辰魚 B.洪昇

  C.湯顯祖 D.孔尚任

  48.世界上最早根據(jù)數(shù)學制定出十二平均律準確高度的是( )。

  A.朱載堉 B.巴赫

  C.貝多芬 D.冼星海

  49.由清代蒙族文人容齋編撰的我國現(xiàn)見第一部器樂合奏譜是( )。

  A.《神奇秘譜》 B.《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

  C.《弦索備考》 D.《溪山琴況》

  50.下列關于學堂樂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歌曲多以五線譜記譜

  B.學堂樂歌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

  C.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而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

  D.使“集體歌唱”這一形式深入人心

  【參考答案】

  46.【答案】D

  【解析】魏良輔對昆山腔的改良為細膩的水磨腔。他對昆山腔的藝術發(fā)展有突出貢獻,被后人奉為“昆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圣”之稱。故本題選D。

  47.【答案】D

  【解析】A、B兩項是昆曲作者,代表作分別是《浣紗記》和《長生殿》;C、D兩項是元雜劇作家,代表作分別是《牡丹亭》和《桃花扇》。故本題選D。

  48.【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早根據(jù)數(shù)學來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堉(1584年)。故本題選A。

  49.【答案】C

  【解析】《弦索十三套》,又稱《弦索備考》,是清嘉慶年間蒙族文人榮齋整理的一本器樂合奏曲譜,共收錄13個套曲。A項是明代朱權編纂的古琴譜集。B項是清代的一部中國戲曲曲譜,允祿編纂。D項是明末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全面而系統(tǒng)地講述琴樂表演藝術理論的專著。故本題選C。

  50.【答案】A

  【解析】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當時稱唱歌或樂歌)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chuàng)的歌曲,它是一種選曲填詞的歌曲,起初多是歸國的留學生用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詞,后來用民間小曲或新創(chuàng)曲調。記譜為五線譜或簡譜,主要采用簡譜記譜。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故本題選A。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