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6.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古琴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伯牙所奏琴曲為( )。

  A.《廣陵散》 B.《流水》

  C.《陽關(guān)三疊》 D.《揚州慢》

  17.春秋時期產(chǎn)生的著名古琴曲是( )。

  A.《高山流水》 B.《平湖秋月》

  C.《廣陵散》 D.《瀟湘水云》

  18.曾侯乙墓葬出土的樂器數(shù)量為( )。

  A.120件 B.125件

  C.85件 D.90件

  19.《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是( )時期產(chǎn)生的民歌。

  A.春秋 B.周朝

  C.夏、商 D.戰(zhàn)國

  20.“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這一音樂思想是由( )所提出。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參考答案】

  16.【答案】B

  【解析】題干所述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原文為“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意思是: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說:“好啊!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又說:“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zhǔn)確地道出他的心意。A項講的是聶政刺韓王的故事;C項是根據(jù)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編的琴曲;D項是南宋詞人姜夔的自度曲。故本題選B。

  17.【答案】A

  【解析】古琴曲《高山流水》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琴師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lǐng)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B項《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粵曲,源于北方小調(diào)《閨舞》,又名《醉太平》,后經(jīng)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改編為民族樂曲,廣泛流傳在粵劇音樂中;C項《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講述的是戰(zhàn)國時期聶政為父報仇,刺殺韓相俠累的故事。此曲最早記錄在《神奇秘譜》中;D項《瀟湘水云》是一首漢族古琴曲,作者為南宋古琴家郭沔。故本題選A。

  18.【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戰(zhàn)國時期器樂。曾侯乙編鐘于1978年在湖北隨縣被成功發(fā)掘,是戰(zhàn)國早期的文物。此墓共出土了以編鐘為主的125件樂器。故本題選B。

  19.【答案】D

  【解析】“下里巴人”是古代楚國民間通俗的歌曲,現(xiàn)多指通俗的文藝作品。“陽春白雪”是古代楚國較高級的音樂歌曲,現(xiàn)多比喻高深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故本題選D。

  20.【答案】A

  【解析】A項孔子是儒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強(qiáng)調(diào)音樂的人們思想的影響提出“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的思想,符合題意;B項孟子是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強(qiáng)調(diào)音樂“與民同樂”,不符合題意;C項墨子提出的音樂思想是“非樂”,不符合題意;D項老子的音樂思想是“大音希聲”。故本題選A。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