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請準確表述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概念。
【參考答案】
海拔是指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又稱為絕對高度。
相對高度是指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海拔)之差。
二、請準確表述五種基本地形及特征。
【參考答案】
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2.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
3.山地,屬地質(zhì)學范疇,地表形態(tài)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義為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
4.盆地,一種四周高(高原或山脈)中間低(丘陵或平原)的地形。
5.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qū)稱為高原。
三、結合地理教學實際,談談如何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更多真題及資料請加小編微信66746005領取
【參考答案】
1.教學是課程開發(fā)過程,必須培養(yǎng)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fā)能力。從而使教師自身從“課程代理人”回歸自主,使學生從課堂的邊緣進入教學的中心。
2.教學是交往互動的過程,必須構建新型的師生互動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師生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3.教學是過程與結果并重的過程,必須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4.教學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必須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首先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求。
5.教學回歸生活世界,促進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的交融。教學應遵循“實踐—認知—再實踐—再認知”這一規(guī)律。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