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一、本節(jié)課設定的三維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根據(jù)我對于題本的認真分析以及考慮高中生的實際情況,我設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釉上彩的制作工藝和發(fā)展,掌握釉上彩的藝術特色,學會鑒賞陶藝作品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對比,分析釉上彩的特色,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會陶瓷工藝品的文化內涵,提高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喜愛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請說一說你在美術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參考答案】
學生鑒賞能力的充分發(fā)展是高中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在本課中,我主要通過圖片觀察、設疑引導、設計意圖等方法來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接下來我將對其進行具體闡述。
首先,圖片觀察。鑒賞能力的提升需要有素材和經驗的積累,在講解釉上彩藝術特色時,我會出示《粉彩萬花瓶》的典型圖片,同時對比元代的《青花瓷》作品,學生在觀察、對比的過程中,接受視覺刺激,積累視覺經驗,初步打開眼界與思維。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來源于感官。對于美術這種以視覺感官為主的學科,除了基本的觀察,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它的特別之處。
其次,設疑引導。在課堂上我設置了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釉上彩作品的紋樣塑造特點,說出感受,體會釉上彩工藝的魅力。
最后,交流討論。學生對作品的藝術特點有了充分的認識后,我會鼓勵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大膽向全班闡述欣賞釉上彩作品的角度。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再次產生更多新奇的想法,以此提高鑒賞能力。
總而言之,提升鑒賞能力既是結果,更是過程,需要教師持續(xù)關注和引導。
三、請介紹一下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區(qū)別。更多真題及資料請加小編微信66746005領取
【參考答案】
釉上彩,是將已經燒成好的瓷器進行“二次加工”,然后二次入窯,用低溫(700度左右)將彩料固化,燒印在瓷器的透明表層上。是后天進行的瓷器加工,而且這種加工基本不會有損壞,所以在工藝復雜度方面要略低于釉下彩。但也正因為它這種穩(wěn)定、固定性,使得釉上彩在色彩上要比釉下彩絢麗的多,在觀賞方面要強于釉下彩。
釉下彩,是跟隨著瓷器成型的時候一次性燒成的,它的圖案有不可修改的特性,因此其燒成時的“破損率”特別高。一旦釉下彩在燒成是走色、弱色等問題發(fā)生,這個物件就屬于廢品了。釉下彩的燒成一直是個“看天吃飯”的情況,運氣好就沒問題,偶爾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感覺,但是運氣差,連著燒很多個都是會有問題。釉下彩的破損率一直很高,像釉里紅這些品類,往往燒六七個才會有1個是成品。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