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②1951年,法、意、荷、比、盧、聯邦德國簽訂了決定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巴黎條約》。

③1957年,西歐六國在羅馬又簽訂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tǒng)稱《羅馬條約》。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成立。

④196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并,歐洲共同體成立。

(3)影響:增強同美蘇抗衡的實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fā)生變化

★考點 迅速崛起的日本

(1)經濟恢復(1945年-1955年)原因:

消除生產關系中封建落后因素、美國扶植、朝鮮戰(zhàn)爭提供的契機。

(2)高速發(fā)展(1956年-1973年)

①原因:制訂合乎國情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引進先進技術、重視教育;發(fā)展外向型經濟

②表現:1955年,日本戰(zhàn)后經濟恢復大體完成。1956年到1973年,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fā)展時期。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3)謀求政治大國:20世紀80年代提出"政治大國"目標

★考點 不結盟運動

①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tǒng)鐵托、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

②正式形成:1961年在貝爾格萊德召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斗爭目標:奉行非、不結盟的政策。

③1973年第四次首腦會議,將正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不結盟運動的行動綱領。

④20世紀七八十年代,把反對霸權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經濟領域的斗爭作為中心內容之一

⑤歷史意義:加速了殖民體系的崩潰;致力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

★考點 東歐劇變

(1)含義:東歐各國執(zhí)政黨執(zhí)政黨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2)表現:

①波蘭劇變:發(fā)生于1989年,第一個發(fā)生劇變的國家

②德國統(tǒng)一:1990年民主德國并入聯邦德國,兩德統(tǒng)一

(3)劇變原因

①歷史根源:照搬蘇聯模式,長期受制于蘇聯

②內部原因:經濟發(fā)展緩慢,導致經濟危機;政治上忽視民主與法制,脫離群眾,導致政治危機

③外部原因:蘇聯的戈爾巴喬夫改革思想的影響;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等政策的推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