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備考需要一定的歷史功底,對于已經丟掉書本多年的考生,我們推薦歷史教師資格證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關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最新資訊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兩極格局的形成和崩潰】
【冷戰(zhàn)的形成】
1、戰(zhàn)后世界形勢的最大變化:以蘇聯(lián)為中心的社會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共13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勝利后最重大的歷史事 件,意義:對國際局勢和革命斗爭產生重大影響,給受奴役的亞非拉國家人民樹立榜樣、提供經驗、鼓舞斗志,豐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2、冷戰(zhàn)的含義:是美國針對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所采取的除戰(zhàn)爭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和對抗形式,即以美蘇為首的東西兩大陣營之間關系嚴重緊張,但又未爆發(fā)戰(zhàn)爭的狀態(tài);目的是拖垮蘇聯(lián),稱霸全球;中心政策:“遏制”蘇聯(lián)。(實質是爭霸)
3、冷戰(zhàn)的形成
(1)丘吉爾發(fā)表“鐵幕演說”,拉開序幕;(鐵幕是指蘇聯(lián)對東歐各國實行的“高壓控制”)
(2)開始標志:杜魯門主義
①背景:兩大陣營對立,美國外交政策轉變,敵視蘇聯(lián);②含義:1947年,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提出對外政策綱領,宣稱美國能領導“自由世界”、“援助” 某些國家“復興”、“防止共產主義滲透”。③實質:干涉內政,反蘇反共,全球擴張。④實際運用: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背景:美蘇冷戰(zhàn),戰(zhàn)后歐洲國 家經濟困難、社會動蕩;內容:1948年開始,以贈予、貸款方式幫助歐洲復興;實質:控制西歐、對抗蘇聯(lián)、稱霸世界;影響:對歐洲經濟的恢復和政局穩(wěn)定有 重要作用,使西歐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受制于美國。
(3)冷戰(zhàn)的高潮: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形成,把冷戰(zhàn)推向高潮。1949年美國和西歐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蘇聯(lián)和東歐建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