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的含義
1.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2.榮譽權,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或其他榮譽的權利。
3.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二、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的對比
1.名譽權和榮譽權
名譽權涉及侮辱(言語、行為、暴力)和誹謗;榮譽權涉及非法剝奪榮譽稱號、非法阻撓他人獲取榮譽稱號、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的榮譽稱號等。
第一,權利主體不同。
名譽權的權利主體是所有的民事主體,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譽權,具有普遍性。而榮譽權的主體則不是所有的民事主體,而是依據(jù)是否獲得榮譽的事實而定,因而有的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有的則不享有,它具有專屬性。
總結:名譽權是所有人,而榮譽權是獲得榮譽的人。
第二,取得和喪失權利的方式不同。
取得:公民自從出生時起、法人自其成立時起就開始對自己的名譽依法享有不受侵犯的權利,而榮譽權并不是公民一出生便能享有的權利,而必須是有了突出貢獻被有關組織授予某種稱號以后才能產(chǎn)生的一項權利。
例如:小明和小李都是屬于民事主體,兩人都享有名譽權,任何人都不能侮辱(言語、行為、暴力)和誹謗他們,小明獲得過“三好學生”,小李沒有,此時小明享有名譽權,而小李沒有。
喪失:公民的榮譽稱號被合法取消或剝奪,其榮譽權也就喪失了,但名譽權不會喪失。需要說明的是,公民的名譽權和榮譽權并不一定隨著公民的死亡而必然喪失。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死者名譽權是可以得到保護的。
例如:小李由于在本次期末考試中暫獲全省第一名,縣教育局為了鼓勵優(yōu)秀,給予小李為“優(yōu)秀學生標兵”此時小李的榮譽權產(chǎn)生,但是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李是抄襲,縣教育局取消小李的“優(yōu)秀學生標兵”稱號,此時小李榮譽被合法取消,榮譽權喪失,但是其他人不能因為這件事就辱罵小李,因為小李的名譽權是一直都有的,辱罵就要侵犯小李的名譽權。
第三,侵權方式不同。
侵害名譽權是以侮辱、誹謗、報道失實等行為損害他人名譽;侵害榮譽權的主要方式是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
例如:侵害名譽權的主要方式主要體現(xiàn)為誹謗、侮辱、新聞報道失實。小明寫了一篇評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報道批評作者存在抄襲,如果他的報道反映的問題雖然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作者人格的,或者他的報道基本內(nèi)容失實的,都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小李由于在本次期末考試中暫獲全省第一名,縣教育局為了鼓勵優(yōu)秀,給予小李為“優(yōu)秀學生標兵”,此時小李的榮譽產(chǎn)生,對“優(yōu)秀學生標兵”享有榮譽權,班主任老師因為小李遲到,就宣布取消小李的“優(yōu)秀學生標兵”稱號,屬于非法剝奪小李的榮譽稱號,侵犯小李的榮譽權。
2.名譽權和隱私權
名譽權是指無中生有;隱私權是指個體客觀存在的事實有權不被別人披露,隱私權與名譽權的區(qū)別:
(1)主體不同。隱私權僅自然人享有,而名譽權不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組織也享有。
(2)客體不同。隱私權的客體是不愿公開的秘密,名譽權的客體是公眾對特定人的社會評價。
(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隱私權方式是未經(jīng)同意而披露傳述等,侵害名譽權常見的是侮辱和誹謗。
(4)侵害的內(nèi)容不同。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人散布公開的內(nèi)容并非虛構,侵害名譽權的內(nèi)容是捏造虛構的。
(5)行為人心理狀態(tài)不同。侵害隱私權可能故意或過失,侵害名譽權大多主觀是直接故意,惡意。
(6)行為人主觀目的不同。侵害隱私權的目的可能故意或無意,侵害名譽權目的是毀損貶低他人名營。
(7)保護方式不同。隱私權侵害只能通過停止侵害、道歉、賠償損失三種方式進行。而名侵害權保護還可以通過消除影響,恢復名侵害的方式進行。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編制考試內(nèi)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直播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進行系統(tǒng)學習。關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