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斯金納根據(jù)“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他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種: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經(jīng)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lián)系,是有機體自發(fā)作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guī)律的制約。
1.強化
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
舉例:
(1)如果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就獎勵學生去游樂場玩,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的行為增加。
(2)如果能夠按時到校,就獎勵一個玩具,學生按時到校的行為增加。
(3)某學生為了吸引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上課總喜歡做小動作,一次學生上課扔小紙條,被老師批評后,扔小紙條的行為變本加厲。(被老師批評對于該生來說是一種愉快的刺激)
(4)“強寶寶”喜歡“馬蓉蓉”,“馬蓉蓉”為了讓“強寶寶”努力學習,就說:“你如果好好學習,我就嫁給你”,“強寶寶”努力學習的行為增加。
負強化: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
舉例:
(1)如果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就不讓打掃衛(wèi)生,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的行為增加。
(2)如果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就不讓罰站,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行為增加。
(3)戴罪立功:對于接受懲罰的人來說,如果多做一些立功的行為,那么就會減少處罰,因此立功的行為增加。
(4)坦白從寬:對于犯罪的人來說,如果能夠坦白自己的罪行,那么就可以減少處罰,因此坦白的行為增加。
2.懲罰
正懲罰:給予一個厭惡刺激,從而降低其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
舉例:
(1)如果學生遲到,就罰打掃衛(wèi)生,學生遲到的行為減少。
(2)抗拒從嚴:對于接受懲罰的人來說,如果抗拒不服的行為太多,那么就會增加處罰,為了減少處罰,因此抗拒的行為會減少。
負懲罰:撤銷一個愉快刺激,從而降低其行為出現(xiàn)的概率。
舉例:
(1)如果學生經(jīng)常撒謊,就不讓他看電視,那么撒謊的行為就會減少。
(2)如果學生上課說話,就沒收手機,上課說話的行為減少。
3.消退
有機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后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fā)生的概率便降低,這稱為消退。消退是減少不良行為,消除壞習慣的有效方法。
舉例:對于很多上課搗亂的學生 ,他們這些行為更多是為了引起同伴和老師的注意,要想減少該行為,老師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予理睬。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資格證面試時間臨近,關于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