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一、考查形式:
行為主義學派多以客觀題備考,主要考察人物名字以及他們所對應的學說,有時候還會考察到學說的關鍵詞。
例如,強化是誰提出來的()?
A.班杜拉 B。桑代克 C.華生 D.斯金納
簡答題:請你簡述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答本題時,只是知道關鍵人物以及關鍵詞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把班杜拉的理論系統(tǒng)的回答出來。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交互決定論
2.觀察學習及其過程
3.強化的種類。
同時還要每個小點下面,進行適當?shù)暮喪?。如交互決定論包含了環(huán)境、個體和行為的相互影響,從而產(chǎn)生了這樣的一個人。2和3同理,需要簡單鋪開寫一下。
二、知識點備考:行為主義學說(環(huán)境學習理論)
(一)代表人物:華生、斯金納、班杜拉。
(二)主要觀點:
強調(diào)兒童的行為是由環(huán)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學習的決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強調(diào)行為,反對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內(nèi)部心理過程(如心理狀態(tài)、意志等)作為研究對象。人的發(fā)展完全是由外部環(huán)境決定的。
1.華生的經(jīng)典行為主義
1913年,華生發(fā)表了《行為主義者所看到的心理學》一文,宣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1916年,華生開始對幼兒心理進行研究,是把學習原則應用到發(fā)展領域的第一人。
華生否認遺傳在人的畢生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對幼兒行為的塑造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環(huán)境和教育
2.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
斯金納認為,強化作用是塑造行為的基礎,只要使用好強化技術(shù),就能控制行為反應,從而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行為。
強化分為積極強化(在環(huán)境中增加某種刺激,有機體反應概率增加)與消極強化(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環(huán)境中消失時,反應概率增加)。如幼兒一旦洗手,立即給予表揚,并允許看動畫片,這屬于積極強化;如果幼兒堅持不洗手,就不準他看動畫片,這屬于消極強化。
需要指出的是,消極強化不同于懲罰。消極強化是為了增強行為,激勵行為,而懲罰是為了消除行為的發(fā)生,兩者目的不同。
3.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
與之前的行為主義理論相比,他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diào)了認知因素在人類社會學習中的作用。他認為人類的大量行為都是通過榜樣(或示范者)的觀察而習得的。這種學習就是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
實驗:攻擊性實驗。
三、備考指導:
針對這一知識點,首先要清楚此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誰,其次要知道他們對應的關鍵詞或者關鍵句,比如說,華生你要知道它是經(jīng)典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行為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當然最好還能記住他的那句驚世駭俗的名人:“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yī)生、律師、藝術(shù)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yè)與種族。”最后要是能給這個知識點以人物為主線梳理一個大的知識框架出來,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不但可以幫助備考者記住知識點,而且還能把這個知識點模塊化,減輕記憶負擔。
教師編制考試內(nèi)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進行系統(tǒng)學習。關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