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音谷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洞呵铩方?jīng)文言簡義深,若無注釋,則難以理解。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早在漢朝即已失傳。所以自漢,學者僅僅憑借“三傳”研讀《春秋》。

1.《春秋左氏轉(zhuǎn)》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蹲髠鳌穼嵸|(zhì)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歸為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

它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工于記事,長于記人。內(nèi)容多取材于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nèi)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后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guī)范、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guān)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范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說:“《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敘鬼神之事)?!豆攘骸非宥瘢涫б捕??!豆颉忿q而裁,其失也俗。”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

《左傳》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它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后世的史學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史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補充并豐富了《春秋》的內(nèi)容,不單記魯國一國的史實,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內(nèi)容豐富,代之以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征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更多真題及資料請加小編微信66746005領取

2.《公羊傳》

《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jīng)。

其作者舊題是戰(zhàn)國時期齊人公羊高,他受學于孔子弟子子夏,后來成為傳《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3.《谷梁傳》

《谷梁傳》又稱《谷梁春秋》、《春秋谷梁傳》。是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經(jīng)典。傳說孔子的弟子子夏將這部書的內(nèi)容口頭傳給谷梁赤(一名谷梁俶,字元始),谷梁赤將它寫成書記錄下來,但實際上這部書的口頭傳說雖然早已有了,但其成書時間是在西漢。

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用這種方式來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從戰(zhàn)國時期到漢朝演變的重要文獻。

其記載的時間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十四年,體裁與《公羊傳》相似。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魯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晉人范寧撰《春秋谷梁傳集解》,唐朝楊士勛作《春秋谷梁傳疏》,清朝鐘文烝所撰《谷梁補注》為清代學者注解《谷梁傳》的較好注本。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