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在教師資格的考試中,文化素養(yǎng)是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xiàn)。共九個小題,每個兩分,一共十八分。這部分的內(nèi)容比較多,但是主要考察大家再認的能力。
一、中國文學
(一)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主要考查包括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隋唐五代文學、宋元明清文學等內(nèi)容。
1.先秦文學
(1)《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為秦丞相呂不韋門客集體所著,以儒學為中心兼收先秦各家學說,內(nèi)容以政治為主,涉及廣泛??忌鷤冇锌赡軐唧w的呂氏春秋的內(nèi)容不太了解,但是一定會聽過刻舟求劍的故事,這個故事就出自于呂氏春秋。
(2)《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愛情敘事詩,其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是這首長篇敘事詩描寫的是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故事,人物刻畫地栩栩如生,尤其是焦仲卿的母親和劉蘭芝蠻橫的兄長,會引起讀者的憤怒,最后他們的愛情以悲劇結(jié)尾,但是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這樣的名句。
2.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時期考查相對較少,主要了解建安詩歌代表曹操、曹丕以及曹植的代表作,以及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代表作。
3.隋唐五代文學
(1)邊塞詩派
代表人物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等。
高適著《燕歌行》,岑參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昌齡著《出塞》。
邊塞詩人寫的詩歌一般都比較豪放悲壯,能鼓舞人心,尤其用邊塞廣闊的風景渲染戰(zhàn)爭的氣氛,烘托戰(zhàn)士和家人們的離愁別緒。
比較著名的詩句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李白和杜甫
李白是盛唐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很多作品都表達了他廣闊的胸懷,也帶著我們領略了唐朝時期的大好河山。代表作有《將進酒》、《望廬山瀑布》、《蜀道難》等。
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圣”。杜甫的作品比較寫實,寫出了當時的戰(zhàn)爭所帶來的惡果,也寫出了民不聊生的平民生活,正因為如此,也體現(xiàn)了杜甫仁民愛物的博大情懷。代表作有“三吏”“ 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名句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等。
后人將李白和杜甫并成為“李杜”。
4.宋元明清時期文學
這部分內(nèi)容要識記宋詞中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的代表作;宋詩中陸游、文天祥的代表作及經(jīng)典詩句;宋代散文中歐陽修、王安石的代表作;“元雜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的代表作;明清小說中的四大名著等。
(二)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這部分內(nèi)容重點識記包括魯迅、郭沫若、沈雁冰、巴金、老舍、曹禺、徐志摩等在內(nèi)的著名文學家的代表作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對應,在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
二、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包括古典文學、近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兒童文學作品等。其中古典文學和兒童文學作品考查幾率較大。
(一)古典文學
重點區(qū)分哪些故事出自古希臘羅馬文學中《伊索寓言》,以及識記文藝復興時期但丁、拉伯雷、莎士比亞的代表作。
(二)近代文學
這部分內(nèi)容又包括浪漫主義文學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其中浪漫主義文學要記住雨果、大仲馬、小仲馬、普希金等的代表作;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要記住司湯達、福樓拜、契科夫、勃朗特三姊妹、馬克吐溫等的代表作即可。
(三)現(xiàn)代文學
這部分內(nèi)容以了解為主,了解高爾基、羅曼羅蘭、海明威等文學家代表作即可。
(四)兒童文學作品
這部分內(nèi)容是考試中比較常出現(xiàn)的,大家要區(qū)分某一作品的國籍、作者以及故事中主要人物等。尤其是英國的《愛麗絲夢游奇境記》、德國的《格林童話》、法國的《小王子》、丹麥的《安徒生童話》、美國的《綠野仙蹤》等。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文學常識,多數(shù)內(nèi)容在考生中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或者見過,在考查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一部分耳熟能詳?shù)念}目,所以大家在復習的時候要以勤翻講義的策略為主,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來復習,感興趣的也可以自己查一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記憶的時候盡量結(jié)合文學常識的基礎和一些典故來記憶,不能死記硬背。
關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資料。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臨近,推薦教師資格證直播課程(點擊購買中學、小學、幼兒園,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關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