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37.請認真閱讀《囊螢夜讀》,其中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囊螢夜讀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A.本文的斷句方式為: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B.故事表現(xiàn)了車胤的勤奮好學,旨在告訴人們無論環(huán)境有多么惡劣,都要勤勞學習,這樣日后才會有所成就。
C.本文雖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詞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文基本一致。比如,“囊”是“口袋”的意思,“通”是“通曉”的意思。
D.課文篇幅簡短,卻用了兩個文言虛詞“以”,意義和用法卻不相同。“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的“以”是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以夜繼日”的“以”是介詞,可譯為“用”,意思是用夜晚接著白天(學習)。
38.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
B.友人慚,下車引之。
C.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D.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表示“用”的一項是( )。
A.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B.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C.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是誰之過與?
40.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D.微斯人,吾誰與歸?
41.下列語句的文言句式不是判斷句的一項是( )。
A.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B.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C.屠懼,投以骨。
D.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參考答案】
37.C【解析】
C項,“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口袋裝”。“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譯為“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
故本題選C。
38.D【解析】
A項,“之”,代詞,代指伯牙彈奏的琴曲。本句大意:伯牙彈琴,鐘子期聽他彈琴。
B項,“之”,代詞,代指元方。本句大意: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
C項,“之”,代詞,代指村里人問漁人的問題。本句大意:這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人對這些問題都詳細地作了回答。
D項,“之”,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的”。本句大意: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故本題選D。
39.A【解析】
A項,以:用。本句大意:大王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
B項,于:比。本句大意:去巴蜀的路很難,比登上青天都要難。
C項,為:替。本句大意:你替我喊他進來,我得以兄弟之禮對待他。
D項,之:的。本句大意:這是誰的過失呢?
故本題選A。
40.D【解析】
A項,“辟”通“避”,躲避。本句大意: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
B項,“辯”通“辨”,分辨。本句大意:高官厚祿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
C項,“錯”通“措”。本句大意:就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在意。
D項,沒有通假字。本句是倒裝句,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是“吾與誰歸”。本句大意: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呢?
故本題選D。
41.C【解析】
A項,是以“……者也”為標志的判斷句。本句大意: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B項,是以“……者,……也”為標志的判斷句。本句大意: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
C項,首先,此句省略了賓語“之”,即狼,應為“投之以骨”。省略句。其次為倒裝句,狀語后置,應為“以骨投之”。本句大意: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
D項,是以“……也”為標志的判斷句。本句大意: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故本題選C。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