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詞是中國詩歌的重要形式。詞這種文學(xué)形式是在唐代產(chǎn)生的,它最早產(chǎn)生于民間。詞最初是配樂的詩。在隋唐時,由西域傳來的音樂和中原地區(qū)原有的音樂融合,產(chǎn)生一種新的音樂,叫“燕樂”,詞就是配合這種音樂的歌詞。所以,最早的時候,詞叫“曲子詞”。可見,詞和音樂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一首詩全是五言或七言,唱起來就會顯得單調(diào)、呆板,因此,必須“雜以虛聲”(即在五言和七言之中另加上一些音節(jié)),再進(jìn)一步發(fā)展,句子就變得長短不一,平仄和韻腳也發(fā)生了變化。到后來,詞和音樂逐漸脫離,于是詞就變成一種特殊形式的詩歌。這種特殊形式,說明詞和詩畢竟有區(qū)別,不僅表現(xiàn)在句子的長短不齊,而且也表現(xiàn)在平仄、用韻等方面。因此說,詞是從音樂和詩兩個母體結(jié)合發(fā)展而來的,它具有音樂和詩兩個方面的屬性。在民間文學(xué)的影響下,中唐時期的一些文人也有寫詞,如白居易、劉禹錫都寫過一些詞,晚唐的溫庭筠是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作家。經(jīng)過五代到宋,詞發(fā)展到了極盛時期。宋詞和唐詩一樣,是我國古典文學(xué)中極為光輝燦爛的一部分。

(一)詞的分類

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稱詞調(diào)或詞牌。如《臨江仙》、《念奴嬌》、《水調(diào)歌頭》等。

按詞牌分類,根據(jù)兩部較全面的詞譜文獻(xiàn)統(tǒng)計,《詞律》收唐至元末詞牌共660調(diào),1186體;《詞譜》收唐至元末詞牌共826調(diào),2306體。

按字?jǐn)?shù)多少分類:一般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類。58字以下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詞的字?jǐn)?shù)多少不一,差異頗大。最短的《十六字令》,只有16個字,最長的《鶯啼序》有240個字。

按節(jié)奏兼顧長短的分類:唐宋詞中常見到的有“令、引、近、慢、序”等詞牌。“令”即一般字?jǐn)?shù)較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調(diào)笑令》等。《毛澤東詩詞 選》中也有三首《十六字令》。“引”來源于大型樂曲的前奏,就是引子的意思。一般每片六拍。“近”一般屬中調(diào),如《好事近》、《祝英臺近》等。“慢”即慢曲、慢調(diào),一般多為長調(diào)。每片八拍,節(jié)奏舒緩。“序”是從唐宋大曲散序或中序中摘取制成的,一般均為長調(diào)。

按詞的分片分類:有單調(diào)、上下片、三片、四片等不同的結(jié)構(gòu)。分片也叫分段。一首詞也可稱做一闋,一闋詞的上下段或上闋、下闋,不分上下闋的即為單調(diào),重疊的稱雙調(diào),三片、四片的也稱三疊、四疊。

(二)詞調(diào)、詞牌和詞譜

詞調(diào),是指寫詞時所依據(jù)的樂譜。詞牌,如《念奴嬌》、《西江月》等,是各種詞調(diào)的名稱。從隋唐開始到明清時代,詞牌數(shù)多達(dá)近千個。由于歷史的演化,一個詞牌有的有幾個名稱。如《南柯子》也叫《南歌子》、《鳳蝶令》;《江城子》也叫《江神子》等。詞牌名稱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原來就是樂府的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等,有的取詞的首句或尾句命名,如《憶江南》、《如夢令》、《秦樓月》、《大江東去》等;有的按詞意取名,一般就是詞的原題,如張志和的《漁歌子》,內(nèi)容就是寫漁夫的生活;有的用人名作詞牌,如《西施》、《虞美人》、《師師令》;有的用地名作詞牌,如《南浦》、《甘州》等;有的自度曲、自制曲,由詞人自行命名,如周邦彥的《六丑》、《側(cè)犯》等;有的取數(shù)字為名,如《十六字令》、《三字令》、《一七令》等。

詞牌既與詞的聲情無關(guān),又與詞的內(nèi)容無關(guān),所表示的就是僅僅是詞的句式、平仄和用韻。比如《憶江南》這個詞牌,就規(guī)定這首詞應(yīng)該是多少句,每句各有多少字,何處用平,何處用仄,何處押韻,押平聲韻還是押仄聲韻等。詞牌的名稱和對某一詞牌的詞的字句、平仄、押韻的規(guī)定,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逐漸形成的。

當(dāng)各種詞牌的字句、平仄、韻律等大致定型以后,就有人把它們匯集在一起,編成詞譜,讓人照譜填寫,所以創(chuàng)作詞叫作“填詞”。這表明詞、曲分離以后,詞譜隨著詞牌而存在,但它已不是曲譜,而主要是詞的格律的裁體。比較通行的詞譜有清朝萬樹編的《詞律》和清朝王奕清等奉康熙皇帝之命編寫的《欽定詞譜》。

(三)詞的用韻

詞的用韻是后人根據(jù)宋詞的用韻歸納出來的?,F(xiàn)在比較通行的詞韻是清代戈載所編的《詞林正韻》。他把詞韻分為十九部,其中舒聲十四部(包括平上去),入聲五部。詞的用韻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一韻到底?;蛘叨际怯闷铰曧?,如《浪淘沙》、《水調(diào)歌頭》等;或者上、去聲韻,如《漁家傲》、《魚家兒》等;或者都用入聲韻,如《蘭陵王》、《念奴嬌》等。

一種是同捕平仄互押。這里指舒聲十四部中,同一部的平聲和上聲互押。

一種是平仄換韻。“通押”和“互押”都是在同一韻部之內(nèi),換韻則是改變韻部。何處換韻是固定的,如《菩薩蠻》前后闋都是兩仄韻,然后換兩平韻。

(四)詞的平仄

詞和詩不同,不僅僅是五言句和七言句,而且從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所以詞的平仄要比近體詩復(fù)雜一些。詞常見的平仄是:

一字句。用平聲,入韻。

二字句?;蛴糜诼删涞南氯帧3S玫氖?ldquo;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

三字句。相當(dāng)于律句的下三句。上用的是“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

四字句。一般相當(dāng)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平平仄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平可仄)。

五字句。詞的五字句平仄,大體和近體詩的五字句相同。

六字句。相當(dāng)于七言律詩的上六字。“平平仄仄平平”(第一、三字可平可仄)、“仄仄平平仄仄”(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三字必仄)。還有一種常見的六字句,即“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仄)。

七字句。就是七言句平仄比近體詩更嚴(yán)格。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兩種,在近體詩中,都是“一三五不論”的,而在詞中,它們的第五字必平。在有的詞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七個字的平仄都必須固定。

八字句以上的句式,都可以看作是由上述句式復(fù)合而成的。例如八字句一般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可分拆為上三下六,或上五下四等。其三字、四字、五字、六字的平仄大致超不出上面的范圍。

(五)詞的對仗

詞也講對仗,但詞的對仗和近體詩對仗有所不同。近體詩的對仗是詩律的要求,如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是對仗的。對仗是平仄相間對;餓而詞的對仗是自由的,詞的平仄由詞譜確定,其對仗可以平仄相對,也可以不相對。近體詩的對仗有一定的位置,詞的對仗,位置多不固定。詩的對仗不能同字相對,詞的對仗卻可以不拘。詞的某些詞牌在一定位置上雖常用對仗,但也可不用,不算格律要求。詞的對仗不限于五言、七言句,凡相對兩句字?jǐn)?shù)相等皆可對仗。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xreduv了解最新考試資訊,加QQ群245394720定期發(fā)免費輔導(dǎo)資料。教師編制考試內(nèi)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網(wǎng)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xué),不限時間次數(shù)。免費試聽)進(jìn)行系統(tǒng)學(xué)習(xí)。關(guān)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guān)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jìn)入備考專題。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