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對幼兒教師來說,語言表達僅僅做到準確、清晰、規(guī)范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語言的"兒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兒。教學實踐也表明,用兒童化語言上課,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易于幼兒接受。因此,幼兒教師要注意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用語。
一、甜美
幼兒有一種本能心態(tài),即期望得到教師的"愛撫".如果教師用寡淡冷漠的語言給幼兒上課,幼兒會很敏感地覺察到,他們同樣會以冷淡的態(tài)度回報你,教師的教學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都要有慈母般溫柔的表情、聲調,有效地激發(fā)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例如,大班講《認識螢火蟲》一課的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教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一天,小白兔去采蘑菇,在回來的路上天黑了。小白兔找不到家了,急得哭了起來。幾只螢火蟲飛過來了,對小白兔說:'別著急,我們來幫助你。'說著,他們把身后的小燈點得更亮了,很快地幫助小白兔找到了家。小朋友們想一想,螢火蟲身后那個發(fā)亮的小東西,真的是燈嗎?它為什么會發(fā)光呢?好,今天啊,我們一起來認識螢火蟲。"我認為,教師這樣講,語言就達到了一種"甜美"的要求。使語言"甜美"的基本要求有:
1、教師要煥發(fā)童心,進入角色,用親切、自然、純真的表情和語言讓幼兒感受天真爛漫之情。
2、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處理好輕重、停頓、兒化、變調,做到抑揚頓挫,同時還可采用形容詞疊用、摹聲等修辭手段,以求達到娓娓動聽的效果。
3、為了增加"甜美"的效果,可適當用些"呀、啊、呢、啦"等語氣助詞。
二、童趣
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容易為興趣所左右。所以,教師要用生動、形象、具有兒童情趣的語言來描述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才會吸引他們的注意,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下面是幼兒學習漢語拼音"u"和"ü")的指導語:
"ü"的頭上有兩點(邊說邊用彩筆點出),這兩個點呀,是小魚的眼睛。小魚身上穿著美麗的衣裳,它臉上的眼珠,黑黑的,亮亮的,我們一眼就看到了。
可是"u"賊魚呢,它最好放烏氣彈了,搞的全身黑黑的,眼珠也是黑黑的,這眼珠我們還看得清嗎?對了,這眼珠我們就看不清啦。所以,"u"的頭上就沒有兩個點了。"由此得到啟示,教學用語童趣性的基本要求如下:
1、選用擬人、比喻、夸張等手法,施展繪聲繪色的描述技巧,來刺激幼兒的"內視覺",激發(fā)起他們對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
2、把枯燥乏味的詞語概念,通過編擬兒歌,故事,轉化為生動、直觀的事物形象。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