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我們究竟要讀什么?讀多少本?這個問題對于我的困擾是很大。求多,走"博覽"的路線,一方面含多嚼不爛,不容易將書中的思想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時間上也不允許。所以我們讀書要走少而精的路線,中公教師考試網(wǎng)認為,語文老師要讀好三本書就可以了。
一、讀透一本文學書。
語文老師要想教給孩子東西,首先自己的桶里要有水,就是自己要有一定的語文知識、文學常識、文化知識。而這些都要從閱讀中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對一本中外經(jīng)典名著的精讀、細讀來將書中蘊藏的語文知識、文學常識、文化知識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在中外名著中我最喜愛讀《紅樓夢》?!都t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巍然頂峰,她的結(jié)構(gòu)、情節(jié)、人物塑造等都是其它作品無法比擬的,每讀一遍,感到都有新的收獲,新的提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讀了四遍。第一遍讀《紅樓夢》時,只關(guān)注到作品大體的故事情節(jié),知道了寶黛愛情悲劇的大概情節(jié),里面主要人物之間復雜的關(guān)系根本沒有理清;第二遍讀《紅樓夢》,比第一遍的印象深刻了許多,初步感受到曹雪芹人物塑造的藝術(shù)高度,對情節(jié)的了解也有所加深,不時為書中人物的命運哀婉、嘆息。第三遍讀《紅樓夢》,除了繼續(xù)留意人物、情節(jié)以外,對書中環(huán)境和氣氛描寫也有了初步的感知,《紅樓夢》中的許多"邊角"也能吸引住自己。第四遍讀《紅樓夢》,不知為什么,至始至終有一種人生無常的感受,對書中一僧一道的形象倒特地留意起來。近幾年細讀《紅樓夢》文本的同時,也看了馮其庸、俞平伯、張愛玲、周汝昌、王昆侖、王蒙、劉心武等紅學家們的數(shù)十本紅學著作。看著這些紅學大師們在著作中思想交爭、觀點爭論也是讀書的一大樂趣。
閱讀《紅樓夢》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解讀文本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自己的閱讀品味也有了進步。以前喜歡閱讀的一些歷史小說、煽情美文現(xiàn)在碰都不碰,確實有一種"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感覺。
二、讀通一本哲學書。
哲學是什么,哲學是智慧的痛苦,也是痛苦的智慧。從某種意義上來,教育問題是哲學思考的一個根本問題,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哲學家也是教育學家,從夸美紐斯、赫爾巴特、洛克、斯賓塞到羅素、杜威、小原國芳等。有人對教育學科曾經(jīng)做過樣一個比喻:教育學就是在一間黑屋一子里抓黑貓,屋子里根本沒有貓,而許多人卻宣布抓到了貓。因為只有從哲學的高度去研究教育問題,才有可能摸到教育研究的門,如果沒有從哲學角度去入手的話,門都沒有。閱讀哲學書籍可以讓我們學會從哲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對此,我身有感觸。師范讀書時學的教育學里講"學生"是學習的中心;工作以后,好像又有一段時間流行過"雙主體說"--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讀了贊可夫、蘇霍姆林斯基等人的著作,更讓我困惑了,書中介紹的是教師中心論。究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怎樣定位才是正確的呢?這個問題困惑了我好才時間,但在讀西方哲學著作里蘇格拉底在兩千多年前對師生關(guān)系的定位卻讓我有提醐灌頂之感: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是產(chǎn)婆與產(chǎn)婦的關(guān)系。我認為是在我接觸到的教育理論中對師生關(guān)系論述最為精確的。
教師閱讀哲學著作的目的不在于掌握艱澀的理論,而是通過哲學著作的閱讀學會思考,學會從哲學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
三、讀懂一本科學書。
學科的過細劃分造成了科學與人文的隔膜。光有科學,沒有人文精神,人的的思維會丟失精神的翅膀,失去大膽想象的光芒;光有人文的感性,而沒有科學追求的理性,人的思想也容易走向狂熱與偏激。所以對于一位語文學科教師來講,也需要讀一些自然科學相關(guān)的圖書。讀不懂沒有關(guān)系,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對自己也是有提高的。
推薦: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內(nèi)部資料、內(nèi)部測試題
教師招聘保過班,十余年年教學培訓經(jīng)驗,帶你一起沖刺考點!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