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西方音樂體裁
21. 大協(xié)奏曲(concerto grosso,意):盛行于17世紀和18世紀初的多樂章作品,是由幾件樂器組成的獨奏小組和管弦樂隊的協(xié)奏。主奏組大多由小提琴、長笛、雙簧管、大提 琴、古鋼琴組成,通常為2-5件樂器,它們細膩纖巧的音響與宏亮的樂隊合奏形成鮮明對比。
22. 庫朗(courante,法;corrente,coranto,意):盛行于17和18世紀初的活潑的三拍子舞曲,常用于組曲。
23. 恰爾達什(csárdás,匈;Czardas,德):一譯查爾達什。匈牙利舞曲,由緩慢而憂郁的lassan段和快速熱烈的friss段構成。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即典型的恰爾達什舞曲。
24. 嬉游曲(divertimento,意):盛行于18世紀末的輕松怡情的多樂章室內樂或小樂隊作品。在莫扎特的嬉游曲中,也有些比較深刻嚴肅。
25. 二重協(xié)奏曲(double concerto,英;Doppelkonzert,德):兩件獨奏樂器與樂隊的協(xié)奏曲。如勃拉姆斯《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協(xié)奏曲》。
26. 二重奏(唱)(duet,英;duo,法;duetto,意):供兩人演奏(演唱)的形式,二個聲部不分主次,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器樂二重奏(除鋼琴二重奏外)還專門稱做duo。
27. 練習曲(étude,法;study,英;studio,意):專為練習樂器演奏技巧而作的樂曲。19世紀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人加強了這種體裁的藝術性,使之成為音樂會上的正式曲目。這類作品稱為"音樂會練習曲"。
28. 凡丹戈(fandango,西):活潑的西班牙舞曲,快速、三拍子,用響板和吉他伴奏。
29. 幻想曲(fantasy,英;fantasia,意;fantaisie,法;Phantasie,德):器樂曲,總體特點是形式上自由不拘,帶有幻想的 性質。(1)文藝復興時期指不采用舞曲形式或變奏手法而采用復調技巧自由寫作的器樂曲。(2)巴洛克時期即興性的鍵盤或琉特琴樂曲,如巴赫的《半音階幻想 曲》。(3)古典主義時期在寫法上比奏鳴曲更為自由的大型作品,如莫扎特的鋼琴《幻想曲》K396、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op.27no.2(作者標 明"類似幻想曲的奏鳴曲")等。(4)浪漫時期帶有幻想色彩的樂曲,如勃拉姆斯的鋼琴曲《幻想曲》op.116。(5)根據(jù)現(xiàn)成主題(民歌、他人音樂素 材)所寫的樂曲,如李斯特《根據(jù)貝利尼歌劇<夢游女>主題而作的幻想曲》等。
30. 法朗多爾(farandole,法):古老的法國舞曲,目前仍流行于普羅旺斯一帶。6/8拍,也有2/4拍,如比才管弦樂組曲《阿萊城姑娘》中的《法朗多爾舞曲》。
推薦: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內部資料、內部測試題
教師招聘保過班,十余年年教學培訓經驗,帶你一起沖刺考點!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