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文學家,他是當時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學者,經(jīng)歷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 學的短長,當時所有大小學問,他幾乎都鉆研過,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他的理論和實踐對于后人頗有影響,《顏氏家訓》是他對自己一生有關(guān)立身、處世、為學經(jīng) 驗的總結(jié),被后人譽為家教典范,影響很大。
《顏氏家訓》一書不僅對當時諸如"玄風之復(fù)扇、佛教之流行、鮮卑之傳播、俗文字之盛興"等多方面作了較為翔實的紀錄,為后人保留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歷 史文獻,還在它的《文章》篇中,通過論述南北朝時的作家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文學觀點和他自己的文學主張。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 說法,并從個人立身修養(yǎng)的角度說明文學(包括學問、口辯、作文等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性。對于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jié)為服務(wù)于政治教化和實 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他的文章內(nèi)容真實,文筆平易近人,具有一種獨 特的樸質(zhì)風格,對后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作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典范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后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chǎn)。顏之推并無赫赫之功,也未列顯 官之位,卻因一部《顏氏家訓》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見其家訓的影響深遠。被陳振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這 不僅表現(xiàn)在該書"質(zhì)而明,詳而要,平而不詭"的文章風格上,以及"兼論字畫音訓,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藝"的內(nèi)容方面,而且還表現(xiàn)在該書"述立身治家之法, 辨正時俗之謬"的現(xiàn)世精神上。因此,歷代學者對該書推崇備至,視之為垂訓子孫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一、提倡及早施教
《顏氏家訓》中提倡家庭教育要及早實施,務(wù)失時機。顏之推非常重視兒童教育,特別是兒童的早期教育。在《顏氏家訓·勉學》中:"人生小幼,精神專 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故須早教,勿失機也。"人在幼小的時候,精神專注敏銳,長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對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機。
顏之推在強調(diào)兒童教育的同時,還提出了胎教。他認為,頭條件的家庭可以進行胎教。《顏氏家訓·教子》:"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 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這里所謂的胎教,不是使腹中的胎兒聽音樂、詩歌等來增加智力,而是使胎兒的母親避開邪視妄聽,飲食娛樂要有節(jié)制。
在顏之推看來,兒童早期心理與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認為,年幼的兒童還處于"體性未定"的發(fā)展期,足具可塑性,易于潛 移默化。他還自述自身學習體驗以記憶力在不同年齡階段間的強烈對比來證實早期學習與教育的良好效果。因此顏之推聲稱"幼兒學者,如日出之光"。
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素有"早諭教"的理念。顏之推以一種極為樸素的思維與表達方式,對于這種傳統(tǒng)教育理念進行了充分的闡發(fā)。這也與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早期 教育理論有相通之處,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早期教育對今后的發(fā)展是最基礎(chǔ)的作用,要想有所發(fā)展,基礎(chǔ)必須堅實。
二、嚴慈結(jié)合思想
在家庭教育實踐中,對子女是嚴教還是慈愛,是擺在所有父母面前的重要現(xiàn)實問題。顏之推在繼承前代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自身的獨立思考與教子實踐,對這 個問題作出了極具啟發(fā)意義的回答。他強調(diào)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采取剛?cè)嵯酀氖侄?,將嚴格要求與體貼的慈愛結(jié)合起來。他指出:"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 生孝矣。"父母對待子女,如能既有威嚴又有慈愛,把嚴格的要求和細致入微的關(guān)懷有機結(jié)合起來,那么子女對待父母就自然會尊敬、孝順,家庭教育也就能取得最 佳的效果。顏之推認為,為父要有父親的威嚴,不該與子女過分親昵、不分禮節(jié);同時父親必須給子女以愛撫、關(guān)心,不能讓父子之愛過于簡略。顏之推的這種辯證 的"嚴而有慈"的教育主張,在今天看來仍然是相當科學合理的。
顏之推極力反對一味地寵愛子女。他認為,如果父母只知道愛而不知道教,對子女的飲食行為任其所欲,聽其所為,該批評的不批評,反而表揚,應(yīng)規(guī)誡的不 規(guī)誡,卻予以獎賞,長此以往,子女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等到他們已經(jīng)形成驕橫散漫的習氣時,父母卻又以粗暴的體罰手段對待他們,這樣做既不能使其改邪歸 正,也不能使自己樹立威信,而且還傷害了二者之間的感情,子女最終墜為道德敗壞者。
針對溺愛子女的情況,顏之推認為,為了教育好孩子,訓督是需要的,甚至不惜用體罰手段。在他看來,"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訶 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所以顏之推提出,只有嚴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并以治病為喻加以說明,這 里的"湯藥針艾"就是顏之推所主張的體罰。
顏之推主張在充滿嚴而慈愛的教育下使用體罰與現(xiàn)代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有關(guān)研究有不謀而合之處。他強調(diào)使用體罰的范圍,即孩子在年幼時可塑性大,可適當 地使用體罰,而且把督訓也擺在了較高的位置。對孩子的錯誤不僅要體罰,更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訓導,講道理,從認知上改變孩子的錯誤觀點。在這一方面,他又 超越了行為主義,與認知行為主義有一定的聯(lián)系。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