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聊齋志異》】
1、試述《聊齋》兼具志怪、傳奇手法的特點 (魯迅:用傳奇法、而以志怪)
六朝志怪小說大都形制短小、情節(jié)簡單,缺少細膩感人的藝術魅力。唐傳奇在此基礎上有了發(fā)展,除內容的變化外,結構上從六朝“粗陳梗概”發(fā)展到有頭有 尾、情節(jié)豐富曲折的完整故事。藝術上主要通過“盡設幻語”的虛構手法,完成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聊齋志異》以志怪反映現實,且使用傳奇手法,兼具志怪、傳奇 二體的特點,以至成為成熟的短篇小說。
如《連城》一篇,內容上,突破“一見鐘情”的框框,提出了互為“知己”的觀點;在戀愛觀上,繼承了明代主情浪漫思潮。作者出色地運用傳奇手法,具體描寫了二人愛情的曲折發(fā)展過程,抨擊了封建婚姻制度。
2、簡述《聊齋》對傳奇手法的超越
蒲松齡的文言小說《聊齋志異》不僅繼承了唐傳奇的手法,而且還超越了它。具體表現是:
(1)從故事體到人物體?!读凝S志異》在人物描寫方面發(fā)生了質的飛躍,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性格復雜,它已經從唐傳奇以敘述故事為主,發(fā)展到刻畫人物為主,如《嬰寧》中描寫的美麗少女嬰寧,愛花愛笑,天真無邪的清純。
(2)環(huán)境描寫。唐傳奇中的描寫比較少,《聊齋志異》發(fā)展了環(huán)境描寫,并使之與刻畫人物相互表里,如《嬰寧》風景美麗的山上,住著同樣美麗的少女嬰寧。
(3)心理描寫。唐傳奇中像《紅線》寫紅線取金盒歸來的喜悅心情是唐傳奇中少見的心理描寫,《聊齋志異》中去不乏見到,如《聶小倩》寫男主人公寧采 臣對鬼魂聶小倩在幾個不同場合相遇,所產生的不同想法和心理變化,表現了他們關系的進展等,都較好地以心理描寫的方面達到了藝術表現的目的。
【《儒林外史》】
1、試述《儒林外史》兩組對立人物及其意義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寫出了與魏晉風度相似和對立的兩組人物:
(1)一類以犧牲自我與個性為代表追求功名富貴的利祿之徒。作者以悲憤和辛酸的筆觸,寫出了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識方面的扭曲與墮落。如范進中舉后變瘋,寫出了士子因迷戀舉業(yè)而完全被動地失去了自我。作者對這一類人物的描寫,是為了抨擊和徹底否定封建科舉制度。
(2)另一類是保持獨立人格,講究文行出處的瀟灑人士。《儒林外史》中與魏晉風度相似的文人以王冕為代表,如傳記載王母要回老家,王冕載母于車, “自被古冠服隨車后”,吳氏將這一行孝之舉改為一幅舒張王冕個性與叛逆精神的圖畫。這里可見到卓爾不群的屈子形象,更可見到魏晉士人寬衣大袖的瀟灑風采。 這一類人物表現了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