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題。

譚澄,字彥清,德興懷來人。父資榮,金末為交城令,國兵下河朔,乃以縣來附,賜金符,為元帥左都監(jiān),仍兼交城令。未幾,賜虎符,行元帥府事,從攻汴 有功。年四十,移病,舉弟資用自代。資用卒,澄襲職。澄幼穎敏,為交城令時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陽郭帥專其利而堰之,訟者累歲,莫能直,澄折 以理,令決水,均其利于民。豪民有持吏短長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歲乙未,籍民戶;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賦,逃竄殆盡,官為稱貸,積息數(shù)倍, 民無以償。澄入覲,因中書耶律楚材,面陳其害,太宗惻然,為免其逋,其私負(fù)者,年雖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歸者,復(fù)三年。詔下,公私便之。壬子,復(fù)大籍其 民,澄盡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賦以時集。中統(tǒng)元年,世祖即位,擢懷孟路總管,俄賜金符。換金虎符。歲旱,令民鑿唐溫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饑;教之種植, 地?zé)o遺利。至元二年,遷河南路總管,改平灤路總管。

七年,入為司農(nóng)少卿,俄出為京兆總管;居一年,改陜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宜令民年四十無子聽取妾,以為宗祀計。”朝廷 從之,遂著為令。四川僉省嚴(yán)忠范守成都,為宋將昝萬壽所敗,退保予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則葬暴骸,修焚室,賑饑貧,集逋亡,民心稍安。會西南夷羅羅斯內(nèi) 附,帝以撫新國宜用文武才,遂以澄為副都元帥,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

(錄自《元史·譚澄傳》,有刪略)

注:①浮客:客居的人戶。②太宗:指元太宗窩闊臺。③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

1.對下列句子[ ]中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澄[折]以理 折:折服,使屈服。

B.豪民有持吏[短長]為奸者 短長:偏義復(fù)詞,指短處。

C.為免其[逋] 逋:欠交,拖欠。

D.詔下,公私[便]之 便:方便。

D。解析:認(rèn)為……適宜

2.下列各組句子[ ]中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澄折[以]理

②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

B.①積息數(shù)倍,民[無以]償

②[無以]成江海

[page]

C.①朝廷從之,遂著[為]令

②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D.①為宋將昝萬壽[所]敗,退保子城

②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答案:D 中公專家解析:上句的“所”與“為”一起構(gòu)成“為……所”格式,表被動;下旬的“所”與后面動詞一起構(gòu)成名詞性詞組。A.“以”均為介詞,意為“憑,用”;B.“無以”均為“沒有……的辦法”;C“為”均為動詞,意為“成為,作為”。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譚澄抑制豪強、制民之產(chǎn)的一組是( )

①澄折以理,令決水,均其利于民

②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

③官為稱貸,積息數(shù)倍,民無以償

④亡民能歸者,復(fù)三年

⑤ 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饑;教之種植,地?zé)o遺利

⑥宜令民年四十五子聽取妾,以為宗祀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①②表明譚澄抑制豪強,⑤表明他制民之產(chǎn)。

4.下列有關(guān)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谷水北岸的郭帥筑堰獨攬水利,譚澄以理說服郭帥,令其把水堰決開,使交城百姓均受其利。

B.強豪之民中有人掌握著官吏的問題,因而作奸犯科,譚澄查出這些官吏的姓名,都依法予以處理。

C.譚澄任陜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議聽?wèi){那些年紀(jì)在四十歲以上仍沒有兒子的百姓娶妾,以延續(xù)子嗣。

D.西南夷人羅羅斯族歸附元朝,元世祖認(rèn)為安定新歸附者該選用文武全才,于是任命譚澄為羅羅斯副都元帥,同時知宣慰使司事。

答案:B 解析:譚澄處理的是作奸犯科的豪強,而不是官吏。

[page]

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復(fù)大籍其民,澄盡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賦以時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又大規(guī)模登記戶口,譚澄把不是長久居住在交城者的戶口全部刪去,賦稅因此能夠按時征收。

(2)至則葬暴骸,修焚室,賑饑貧,集逋亡,民心稍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譚澄赴任后,掩埋拋棄在外的將士遺骸,修繕好被燒毀的房屋,賑濟饑貧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眾,百姓才稍稍安定。

網(wǎng)校課程:想快速通關(guān),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網(wǎng)校教師編制培訓(xùn)名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協(xié)議保過班,不過全退!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學(xué)習(xí)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lǐng)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