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題目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浣溪沙

歐陽修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1)據(jù)詞意,說說詞人游春時在感情上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

(2)古人詩詞講究煉字,力求一字乃至數(shù)字傳神。試分析“縈”“喚”二字在詞中的妙用。

【參考答案】

(1)由喜悅到日暮須歸的無奈、惆悵。

(2)“縈”“喚”二字采用擬人手法,將垂柳、啼鳥人格化。垂柳依依,小鳥啼囀,似乎在熱情地挽留游客。傳達出詞人極度陶醉的喜悅之情。情與景渾然一體(情景交融),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浣溪沙賞析】

此詞描寫泛舟潁州西湖、留連美好春光的情趣。

作 者對湖面天光水色作了傳神而準確的描繪,把握了云天陽光、花鳥游絲所蘊含的美的特質,并注入自己心靈深處的情感,創(chuàng)造出幽美的詩情畫意。上片寫湖面風光。 首句寫游客們乘坐著豪華的車子,駛過那裝修著朱紅欄桿的橋梁,來到西湖游賞春光,傳達出一種喧騰熱鬧的氣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寫湖水里映出了云的 影子,云、水、天空都融一起了。溶溶,水盛貌。春水,言水之柔和;春云,言云之舒緩。一句之中,并列兩個“春”字,這倒是名副其實的“加一倍寫法”,目的 就是把這個字突現(xiàn)出來。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說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說成是真的云,通過這種“真實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來,從觀 察體驗的錯覺中描繪景物的狀態(tài)。“碧琉璃滑凈無塵”,用琉璃的光潔平滑來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現(xiàn)了湖面泛舟時輕快、暢適的心情,形象而有詩意。

下 片寫游興未盡的留連之情。前兩句是對偶句:“當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這兩句描寫春物留人,人亦戀春,是全詞的重點所。游絲,是春季里昆蟲吐出 來的細絲,隨風飄舞花草樹木之間,游絲本無情而有情,網(wǎng)住春光,留住游人。歐陽修卻說游絲“縈醉客”,這既是游人賞春縱飲,也有游人被美景所也是“喚住” 之意,與游絲縈客同??偟氖钦f春色無多了,何不再流連些時,這正是“惜馀春”之意。明明是游人舍不得歸去,卻說成是游絲、啼鳥出主意挽留。把游絲、啼鳥說 成頗通人性的靈物,這便是詞體以婉曲寫情的特別處。末句里的“日斜歸去”四字,說明西湖景色美好,讓人流連:“奈何春”三個字使得全詞更顯得精彩,它表達 了作者郁積于心的留連惆悵之情。這首詞的結尾,是用陡轉直下的筆法揭示了游人內心深處的思維活動,表現(xiàn)了由歡快而悲涼這種兩極轉換的心理狀態(tài),故而能夠取 得含蓄蘊藉、余味不絕的藝術效果。

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光的深深眷戀。詞中的春光,使讀者聯(lián)想到人生的青春、愛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雋永蘊藉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

題目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 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 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 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 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注:本詩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貶為商州團練副史時所作。

(1)頷聯(lián)“萬壑有聲含晚霞,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試從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面加以賞析。

(2)結合全詩,體會作者通過景物的描寫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寫景動靜結合,運用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賦予景物人的靈性,顯得形象生動。

(2)通過對初秋晚景的描寫,表現(xiàn)一種悠閑中的失意,同時流露出漂泊在外的思鄉(xiāng)愁緒。

【村行賞析】

這 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詩中的代表作之一。開頭兩句,交代了時、地、人、事。時令是秋季,這是以“菊初黃”間接交待的;地點是山間小路,這是以 “山徑”直接點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這是從詩的結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結論;事情是作者騎馬穿山間小路而行,領略山野旖旎的風光,這是從詩行里透露出 來的消息。這兩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態(tài)、濃厚的游興。

三、 四兩句分別從聽覺與視覺方面下筆。前句寫傍晚秋聲萬壑起,這是耳聞;后句寫數(shù)峰默默佇立在夕陽里,這是目睹。這里,“有聲”與“無語”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 相映成趣,越發(fā)顯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數(shù)峰”句寫數(shù)峰寧靜,不從正面著墨,而從反面出之,讀來饒有情趣。這正如錢鐘書先生在《宋詩選 注》中所說的“山峰本來是不能語而‘無語’的,王禹偁說它們‘無語’或如龔自珍《己亥雜詩》說‘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并不違反事實;但是同 時也仿佛表示它們原先能語、有語、欲語而此刻忽然‘無語’。這樣,‘數(shù)峰無語’、‘此山不語’才不是一句不消說得的廢話……”

五、六兩句進一步描寫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選擇了“棠梨”與“蕎麥”這兩種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來加以描繪,用“胭脂”和“白雪”分別比喻“棠梨葉落”的紅色與“蕎麥花開”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寫得色彩斑斕,可謂有聲有色有香。

詩的最后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前句設問,寫詩人在吟詩之后不知為什么忽然感到悶悶不樂;后句作答,寫這原來是詩人因驀然發(fā)現(xiàn)村橋原野上的樹像他故鄉(xiāng)的景物而產(chǎn)生了思鄉(xiāng)之情。這樣寫,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寫有了著落,傳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悵然的變化,拓深了詩意。

總 之,《村行》這首詩以村行為線索,以多彩之筆逼真地描繪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詩語真切地抒發(fā)了詩人拳拳思鄉(xiāng)之情。詩中,寫景與抒情相結合,寫景是為 抒情打伏筆,抒情是為寫景作結的。詩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悵然的變化過程,正從這“兩結合”中傳神地反映了出來。這是一首風物如畫的秋景詩,也是一支宛轉動人 的思鄉(xiāng)曲。從中,可窺見王詩簡淡清新詩風之一斑。

網(wǎng)校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網(wǎng)校教師編制培訓名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協(xié)議保過班,不過全退!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