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132、課堂常規(guī):是每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課堂行為準則。
133、問題行為:指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
134、教學評價:指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yǎng)方案作出決策。
135、測量:是一種收集資料數(shù)據(jù)的過程,是根據(jù)某種標準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一種量值,以表示學生對所測問題了解的多少。
136、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tǒng)程序,即通過觀察少數(shù)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xiàn)象來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為了減少誤差,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以及解釋等方面都必須遵循一套系統(tǒng)的程序。
137、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評價。
138、總結性評價:也稱終結性評價,通常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如一個單元、章節(jié)、科目或學期)結束后進行的對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的測定。
139、常模參照評價:是指評價時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yōu)閰⒄諛藴?,根?jù)其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報告評價結果。
140、標準參照評價:是基于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對與教學等密切關聯(lián)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141、配置性評價:或稱準備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進行,摸清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
142、診斷性評價:有時與配置性評價意義相當,指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個體差異;有時指對經(jīng)常表現(xiàn)學習困難的學生所做的評價,多半是在形成性評價之后實施。
143、正式評價:指學生在相同的情況下接受相同的評估,且采用的評價工具比較客觀。
144、非正式評價:是針對個別學生的評價,且評價的資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145、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專家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于大規(guī)模范圍內評定個體學業(yè)成就水平的測驗。
146、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是為特定的教學服務的。
147、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性,即多次測驗分數(shù)的穩(wěn)定、一致的程度。
148、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149、區(qū)分度:是指測驗項目對所測量屬性或品質的區(qū)分程度或鑒別能力。
150、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做羅森塔爾效應,或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網(wǎng)校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網(wǎng)校教師編制培訓名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協(xié)議保過班,不過全退!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