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心理健康

一、概念: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與過程,表現(xiàn)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發(fā)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二、心理健康標準(六條):

1、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3、自我調控能力;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5、人格結構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三、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癥

焦慮癥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這是將焦慮作為一種獨立的神經癥來看。此外,焦慮也是包括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恐怖癥等在內的各種神經癥的共同特征。

2、抑郁癥

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

3、強迫癥

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4、恐怖癥

恐怖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與場景的非理性恐懼。

5、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適當?shù)膲毫獙騿栴}解決方式所構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發(fā)育過程中的不良適應,如過度手淫、迷戀黃色書刊、早戀、不當性游戲、輕度性別認同困難等,一般不屬于性心理障礙。

7、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包括厭食、貪食和異食癖等,其中神經性厭食是一種由于節(jié)食不當而引起的嚴重體重失常。

8、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思睡、睡行癥、夜驚、夢魘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有關調查表明,我國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擾。近幾年來我國各地中小學教師自發(fā)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動因是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預防精神疾病的發(fā)生。學校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需要

學生在成為一名獨立的社會成員之前,會經歷一系列發(fā)展中的矛盾與人生課題。兒童所經歷的心理沖突、矛盾和困擾,是比較特殊的。兒童迫切希望教師在尊 重他們日益增長的獨立性的前提下,給予他們人生之旅以真誠的指導和幫助,從更積極的意義上說,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地發(fā)展。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學生心理素質,可以為有效實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網校課程:想快速通關,怎樣讓備考萬無一失?欣瑞網校教師編制培訓名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協(xié)議保過班,不過全退!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 | 手機APP | 微博 | 教師編制考試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99528015   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課程 | 教師編制考試面試課程  點擊咨詢: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