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p>
一、表象的概念
在心理學研究中,表象又稱心象,是指在形象記憶在頭腦中的儲存和重現(xiàn)。通俗一點說,就是當對象不在面前時,人們的頭腦中浮現(xiàn)出的形象稱為表象。表象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表現(xiàn)就是指在形象記憶在頭腦中的儲存和重現(xiàn)。包括聽覺表象、視覺表象、運動表象……,可以說人類有多種感覺就有多少種表象,表象 是多種多樣。而狹義的表現(xiàn)特指記憶表象。如唐代詩人張繼的著名詩篇《楓橋夜泊》:日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讀 這首詩的時候,雖然沒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但在腦海里往往會喚起由視覺表現(xiàn)、聽覺表象和氣候表現(xiàn)所組成的一幅“楓橋夜泊”圖。
表象是人腦活動的結果。表象的產(chǎn)生是大腦皮質和皮質下部位協(xié)同活動的結果,同時也與腦的深層結構有關(下丘腦—邊緣系統(tǒng))。下丘腦—邊緣系統(tǒng)和大腦皮質共同參與表象的形成。
20世紀初期、中期,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主張心理學只需研究外顯行為,反對研究人的意識及內(nèi)部心理活動過程。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們把個體行為歸結為個體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反應系統(tǒng),即所謂“刺激——反應系統(tǒng)”(S——R)。受行為主義的影響,表象作為個體內(nèi)部心理活動 的一中現(xiàn)象,被排除在心理學研究之外。20世紀中期以為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表象在心理學研究中逐漸受到重視。
二、表象的分類
表現(xiàn)多種多樣,可按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分類。
若按表象信息的感覺道到來源,也就是表象信息通過何種感官渠道獲取的??砂驯硐笾饕譃橐曈X表象、聽覺表象和運動表象。
視覺表象是指在頭腦中出現(xiàn)具有視覺特征的形象,如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信息。例如當提到“蘋果”這個概念時,人腦中會浮現(xiàn)出“紅色的、圓圓的、拳頭大小”的一種水果形象,這就是視覺表象。
聽覺表象是指頭腦中浮現(xiàn)具有聽覺特征的形象,如音高、音色、旋律、音響等。例如提到“噪音”,人們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嘈雜、吵鬧、毫無旋律”的一種聲音形象,這就是聽覺表現(xiàn)。
運動表象是指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與動作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的形象。如游泳、滑冰、體操、騎自行車等。
按照對表象的加工深度進行分類,表象可分為遺覺表象、記憶表象和想象。
遺覺表象是指對一種未加工表象信息的再現(xiàn),如看過一個物品,只模糊的記住物品的大概輪廓。而西蒙卻認為遺覺表象是一種短時記憶,是人腦對事物信息進行系列加工的結果。
記憶表象是指感知過的事物此刻不在眼前,頭腦中重新出現(xiàn)該事物的形象。也就是心理學中記憶恢復中的再現(xiàn)。如當你熟悉北京市城區(qū)地圖時,當再次提及時,地圖不在眼前,頭腦中也能浮現(xiàn)出北京城區(qū)地圖的形象。
提醒:點這里加小編微信(領取免費資料、獲取最新資訊、解決考教師一切疑問!)